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5613 字 10個月前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努力睜大眼睛道:“本宮還不困,完全可以留下來多提出一些參考意見!”

張懋笑嗬嗬道:“太子殿下,您的意見我們自然會詳細考慮,但明日還有朝事商議,屆時您也要出席,若不儘早休息,明日朝會豈會有精神?”

朱厚照聽說自己有資格參加和主持朝議,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小臉憋得通紅,雖然還是有些不舍,但卻點頭道:

“既然如此,那本宮先回去休息了,明日朝議時,本宮再出來跟諸位先生一同商討……哎呀,不說沒覺得,我還真有點兒困了呢,走了走了!”

說完這話,朱厚照起身,在一眾常侍的相隨下出了文華殿。

等太子離開,殿內幾人麵麵相覷,他們都有相同的感覺,這找來的不是什麼傀儡,而是個有話癆毛病的小祖宗。

之前想來,太子有點兒不識深淺,可當熊孩子走了,在場之人再琢磨他說過的話,又覺得獲益良多。

朱厚照遠沒有外表看起來那麼簡單,話粗理不粗,一些見地更是引起張懋、謝遷等人的重視,就比如朱厚照能提前判斷韃靼人在內長城一線主攻的是紫荊關而非居庸關,這件事其實朝廷早就該想到,畢竟有土木堡之變時瓦剌人從紫荊關作為突破口這一曆史教訓。

朱厚照離開後,眾大臣歸位,張懋問道:“諸位同僚,太子之言,大家意下如何啊?”

李東陽道:“太子對軍政之事不甚了解,他的話,豈能作為參考?如今若不能保證京師的安全,則大明危哉。此時理應調集京師周邊人馬,屯駐京師,以待各地勤王兵馬抵達,再與韃靼人一戰!”

謝遷道:“那就任由北寇圍城打援?”

李東陽不滿地道:“於喬,你這是什麼話?長賊人誌氣,滅我大明威風?”

李東陽和謝遷以前可以說是摯友,但因為李東陽對沈溪不欣賞,而謝遷則將沈溪當成自家人,後來二人在政見上就有諸多不合,但也保持麵子上的相互禮重,現在涉及到具體用兵,二人竟絲毫不讓。

李東陽有劉健撐腰,謝遷則有馬文升站在一邊,兩派在政見上不合,很容易形成無解的僵局。

“就事論事而已。”

謝遷一甩袖,道,“固守京師,那京城周邊之地儘喪,如若北寇兵馬陳兵京師之外,各地勤王兵馬到來,豈不成了添油戰術,任由對方逐一吃掉?京城始終有防禦上的破綻,一旦被北寇所趁,則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反倒不若采納太子所言,主動出兵與北寇一戰,或許有轉機!”

謝遷說完,打量馬文升、張懋和熊繡,在他看來,自己不需要去打動劉健和李東陽,隻需讓另外幾人站在他這邊就可以。

馬文升語重心長:“於喬,主動出兵,始終是要冒風險的……”

一句話,就代表馬文升在這件事上並不支持謝遷。

謝遷先是一愣,他不明白為什麼馬文升會反水,但隨即想明白一件事:“馬尚書突然臨陣倒戈,不會是覺得我提倡出兵,是為了去救沈溪小兒吧?”

一直不說話的張鶴齡突然站出來:“不主動出兵,京畿防備就沒有風險了嗎?”

從朝中地位來說,馬文升作為吏部尚書,屬於部堂之首,他說話,就必須要有等量級的人出來質疑,內閣大學士又或者是領五軍都督府的張懋都可以。

張鶴齡作為外戚大臣,本無太多話語權,可在此時,他出來說話,彆人也不能說什麼,因為張鶴齡畢竟是侯爺,爵位在身,而且領京營兵馬,深得弘治皇帝器重,算是半個皇室的人。

謝遷沒料到張鶴齡會站在他這邊,臉色漲得通紅——他不太習慣跟外戚持同一立場。

“出兵之議,暫緩吧!”

劉健作為內閣首輔,下了定論,“京畿防備,建立在九城穩固的基礎上,若出兵,重外而輕內,京畿防備必然顯現諸多弊端,反倒不如固守待援。”

“三邊劉尚書統轄兵馬,北直隸衛所兵馬,還有各地勤王兵馬,短則數日,長則一月,都可從各地征調往京師,京城之固重於一切,懈怠不得!”

熊繡提醒道:“那紫荊關……”

李東陽補充:“顧不上了,紫荊關若能堅守自然是好,即便失守,尚且有居庸關可做防備,大同、太原兩鎮仍舊有數萬兵馬可調動東進,京師可安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