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發現他製定的騎兵襲擾戰術不管用後,果斷地更改計劃,戰鼓改變鼓點和節奏,直到最後停歇。
明軍所有負責出擊的騎兵,迅速撤了回來,重新聚攏在中軍陣營前。
與此同時,五個步兵方陣再次主動出擊,依然是在距離中軍大陣五百米處停下,嚴陣以待。
韃子之前吃夠了明軍步兵方陣的苦頭,這個時候也不敢輕舉妄動,戰場上出現了相持的局麵。
韃子不敢對明軍展開攻擊,而明朝的步兵方陣也因為需要拱衛中軍安全,停駐戰場一動不動。
……
……
西直門城頭,當守軍將士,以及朱厚照、張懋、李東陽等人見到這場麵時,都不由倍感驚訝。
一場大戰持續兩個時辰後,居然在兩軍楚河漢界、涇渭分明的對壘中戛然而止,交戰雙方鬥了個平風秋色,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朱厚照疑惑地問道:“怎麼停了?”
“這……”
張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戰場交鋒他見過不少,但像今天這麼匪夷所思的戰事,還是他生平僅見。
張懋心想:“城外這部分我大明兵馬,非但驍勇善戰,而且上令下效,軍心齊整,以前從未見識過,韃子那邊相對就要差許多,到現在各處依然亂糟糟的,顯然驚魂未定。”
“如今有個棘手的難題,若城內沒有兵馬出擊,那這路勤王軍將始終處於危險的境地,畢竟韃子的兵馬數量是其幾倍,這就好像在水中行舟,人固然可以劃開水,但始終無法掙脫水。”
李東陽也看得糊裡糊塗,但他處理政事的經驗豐富,其中就有不少來自邊關的公文,當下大膽猜測:“狄夷是否在等後續兵馬殺至?”
不用旁人回答,朱厚照便直接出言否定:“不可能,韃子出擊兵馬差不多有五六萬,但還是沒法徹底擊敗沈先生統率的這路兵馬,甚至形成對峙。”
“而本身韃子圍困京師的兵馬,也就十來萬吧,這邊已經占據半數了,如果再從彆的城門調兵過來,他們就不怕我大明兵馬主動出擊,與沈先生來個裡應外合?”
即便李東陽不想承認朱厚照說的話有道理,但依然不免有慚愧之感,暗歎:“太子所言非虛,連狄夷都要防備我城中兵馬出擊,與援軍來個裡應外合,可我就是打不定主意,皇帝和劉少傅估計也不會同意……這可真是極大的諷刺!”
彆人要防備你這手,但你卻根本就沒這個打算,說出來太過荒唐,如果被韃靼人知曉,肯定會在笑掉大牙之餘,毫不猶豫調遣彆處兵馬來圍剿沈溪。
但情況就是這麼微妙,明軍的死守計劃因為京城戒嚴並未傳到城外,韃靼人不敢輕舉妄動,調動太多兵馬對沈溪展開圍剿,至於沈溪親率的這一萬五千兵馬,安然地在眾敵環伺中於戰場上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