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就跟做夢一樣,昨天京城還危機四伏,今天就大獲全勝了,大大超出他的想象。如今各地勤王兵馬隻有沈溪率部到來,結果在沈溪領軍一通猛揍下韃子撐不住撤退,戰事奇跡般結束,進程跟當年土木堡之戰後的京師保衛戰有幾分相似。
謝遷琢磨:“大明京師估計會成為蒙元餘孽的噩夢,無論是瓦剌還是韃靼,都在京城下折戟沉沙,多得老天爺保佑!當然,這次還是多虧沈溪小兒回援及時,不然昨日西直門和今日正陽門之戰,城關都可能失守。”
“另外,今天王伯安也立下大功,不過他火燒城頭,導致我軍大批傷亡之事,不知該如何跟陛下交待?”
想到之前正陽門上,王守仁不分敵我潑油縱火,大明官兵滿身是火慘叫著跌下城牆,那瘮人的哀嚎讓謝遷不忍回想。謝遷暗道:“老夫自問不是拘泥之人,不知為何,會如此心緒不寧?”
進入皇宮,謝遷加快腳步往文淵閣而去,一路上六科和中書科的官員跟他打招呼,他都一律不予理會。
進入文淵閣,謝遷才知道當朝幾位重要人物都在,除了劉健和李東陽兩位內閣大學士外,尚有馬文升、熊繡這兩位顧問團成員,還有許多六部官員。
劉健見到謝遷,連忙起身上前詢問:“於喬,你終於回來了,之前傳報不清不楚,正陽門之戰……可是獲勝了?”
謝遷點了點頭,肯定地說道:“狄夷兵馬已撤出城頭!”
劉健埋怨道:“彆說是否撤出城頭,我現在問你的是……狄夷兵馬可從京師周邊撤軍?”
“這……”
謝遷環顧在場大臣,有些遲疑,道,“話暫且不能如此說,狄夷撤兵是真的,這會兒距離京師應該至少有十幾二十裡之遠!不過其後是否卷土重來,尚存在疑問。”
“好,好啊!”
在場人等皆都振奮不已。
盤踞在這些頂級文臣心頭上的大石頭,到這一刻終於放下大半,但韃靼人尚滯留大明國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因為韃靼人隨時可能殺回來。
劉健笑道:“獲勝便可,之前信使讚頌伯安在這次戰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看來你帶他過去幫忙算是一招妙棋!”
謝遷見劉健對王守仁那種讚賞有加的態度,心頭無名火起,他很清楚為什麼這些老臣會如此看重王守仁。
現如今王守仁在各方麵都不太出彩,唯獨有個可以說是無限接近內閣大臣位置的父親王華,如今王華已兼任禮部右侍郎,隨時可能征調入閣,劉健等人對王守仁的重用,其背後的意思值得人玩味。
謝遷有些怨惱:“城頭一把大火下來死傷無數,如此也算幫忙的話,那城外拚殺將士的功勞,就不算什麼了!”
無論以前是否對謝遷有成見的,此時都聽出他話語中蘊含的強烈不滿。
劉健試探問道:“於喬,你說的城外將士……可是沈溪帶回來的吧?老朽昨日聽聞,此子從土木堡全身而退,還第一個帶兵回京勤王,可見其才華堪當大用,朝廷一向唯才是用,既然他有本事,將來讓他多做些事便可!”
謝遷怒火中燒,暗忖:“沈溪小兒本為翰林官,被你們多番征調,當官不過四五年,已不知走了多少地方?難道大明就沒個人能替代,讓沈溪可以留在京城安歇幾年?”
李東陽神色中倒是帶著幾分不解,問道:“於喬,你昨日當真見到沈翰林?”
謝遷麵色不善:“賓之,難道你懷疑我虛報戰情?”
李東陽黑著臉不說話。
當初否定沈溪最多之人便是李東陽,沈溪回來他最沒麵子,畢竟正是由於李東陽對沈溪奏報的軍情一再懷疑,才令西北戰事持續惡化,現在才知道原來沈溪從韃子重重包圍中殺回京城,成為大明的救世主,他如何放得下這張老臉?
實際上,沈溪是用實際行動,狠狠地打了李東陽一耳光,讓他心裡很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