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的衙門沒資格派人到宮裡參加這次朝議,但怎麼說也是件稀罕事,聽到這消息後,官員們普遍感到振奮。
自劉瑾倒台,朱厚照已是第三次召見大臣,雖然第一次隻是見到幾名大臣,而第二次則直接放了鴿子,但這麼短時間內連續舉行三次朝議,也說明皇帝正在往勤政的方向發展,對朝廷有利。
辰時剛過,沈溪到了兵部衙門,侍郎陸完過來將朝議之事告知。
聽完宮中傳達的內容,沈溪點頭道:“陸侍郎今日也在入宮之列,看來陛下是要過問軍務。”
“哦?”
陸完有些不解,“莫不是要商議明年的戰事?眼看都要年底了,來年戰事……怎麼也會拖到入秋後吧?可入秋後……馬上麵臨入冬,西北可是苦寒之地哪……”
雖然隻是一兩句,但陸完意思明顯,想勸說沈溪不要堅持來年開春便用兵。
就算要打仗,也要拖到下半年再說。
沈溪笑道:“朝議涉及軍務也未必就是要打仗,或許隻是商討來年朝廷預算……屆時隻需看看各部調撥錢糧的情況,不就知道陛下是否有意開戰了?”
在這件事上,沈溪沒拿出太過明確的態度,因為他知道朝廷上下都反對來年對草原用兵。
其實沈溪自己心裡也沒底,但說出去的話不能收回,而且他並不認為來年戰事會有什麼麻煩,這正是大明最為強盛而韃靼人衰敗不堪時,若不趁機主動出擊殺殺韃靼人的威風,不用一兩年等韃靼人重新整合在一起又會卷土重來。
沈溪的想法,是把韃靼的主力徹底擊敗一次,打斷其中興的步伐,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都緩不過氣來。
至於徹底平定草原,根本不切實際,因為大明沒法派出駐軍駐守,就算徹底將韃靼人消滅,也會有新的部族崛起。
草原不斷更迭統治者,從匈奴、鮮卑,再到後來的突厥、契丹等等,隻要這片土地能養育一方人,為了搶奪資源草原跟大明的戰事就不會中斷。
沈溪這邊正在處理公文,此時距離入宮尚有一段時間,突然有吏員進來通稟:“沈大人,謝中堂來見,人已經進了衙門口。”
“哦?”
陸完和王敞一聽,立即站了起來,二人因為曾列入閹黨名錄而跟始作俑者謝遷有一定嫌隙,不想見麵彼此尷尬,都選擇回避。
沈溪主動道:“兵部的事情就交給兩位大人處置,本官親自去會會謝中堂。”言罷,他主動起身出門,準備把謝遷堵在公事房外,避免影響到兵部衙門這邊的和諧穩定。
沈溪到了院子裡,謝遷剛好走過來。
沒等沈溪行禮,謝遷一抬手:“司禮監張公公昨夜來見老夫,老夫有必要把一些事告之,免得你說老夫明的一套暗地裡又是另一套!”
……
……
謝遷跟張苑在對待沈溪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但在張苑走後,謝遷仔細一琢磨,發現有些不妥。
畢竟沈溪兼具孫女婿和門生兩大屬性,又是翰林出身的文官集團中堅,而張苑不過是臨時的司禮監掌印,若隻是碰頭協商一番就選擇跟沈溪分道揚鑣,實在太過兒戲,所以他主動上門來,向沈溪“通知”一聲……僅僅隻是闡述事實而已。
沈溪道:“謝閣老入內說話?”
“不必了!”
謝遷一擺手,“今日有午朝,好不容易有麵聖奏事的機會,老夫得找人商議,就不在兵部這邊久留了,自便吧。”
沈溪心想:“你謝老兒可真沉得住氣,此番朝會涉及的事情,多半跟我有關,你居然不跟我商談,而去找彆人?還是說你想讓我出言挽留,主動放下身段跟你說事?”
沈溪感覺謝遷想讓他主動提出請求,故意掛口不提,恭恭敬敬地送謝遷出了衙門口。
謝遷上轎子前,深深地打量沈溪一眼,然後坐轎離去,沈溪拱手相送。
等謝遷走遠,出來打探消息的陸完好奇地問道:“謝中堂就怎麼走了?”
沈溪聳聳肩,道:“或許謝閣老是要去跟誰商議午朝的事情,匆匆離開並不稀奇。”
陸完瞪大眼,迷惑不解地道:“那謝中堂應該跟沈尚書你先商議才是,今日朝議主要議題,多半跟來年對草原用兵有關,這種事跟旁人談,是否有些不合適……莫不是謝中堂對來年出塞作戰不支持?”
“誰知道呢?”
沈溪苦笑著搖搖頭,沒有回答……他跟謝遷之間的矛盾,已到朝野皆知的地步,不怕陸完會胡思亂想。
沈溪回到兵部,王敞也從公事房出來了,用征詢的目光看向陸完。
沈溪看了看天色,道:“既然兵部這邊沒什麼大事,在下先去軍事學堂那邊看看,然後準備午朝的事情……有什麼事等到了朝堂上再說。”
陸完恭敬行禮:“無論如何,兵部會共同進退,明年這場仗該不該打,又或者怎麼打,一切都聽從沈尚書吩咐。”
沈溪笑了笑,並未表態,但其實很多事經不起推敲,畢竟沈溪是主戰派的代表。
沈溪走後,王敞向陸完問道:“怎麼?你沒跟謝中堂說……?”
“我出來的時候,沈之厚已送謝中堂離開,我能說什麼?”陸完顯得有些不耐煩,“剛才我說的話你也聽到了,無論謝中堂怎麼想,咱們就跟沈之厚站在一道,總歸沒錯,畢竟有陛下支持……”
王敞遲疑道:“這場仗,勞民傷財,有禍國殃民之嫌……”
陸完沒好氣地道:“換作旁人,或許是,但如今是沈之厚主導戰事,那就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