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當眾質問,基本上算是把沈溪逼上絕路。
之前沈溪雖然已跟謝遷產生分歧,但至少二人在公開場合保持了基本的禮重,但現在謝遷主動撕破臉,且以長者的身份訓話,目的便是要讓沈溪當眾屈服。
沈溪被所有人目光盯著,大臣們都想知道,沈溪是否有魄力當眾頂撞,跟謝遷交惡。
沈溪心想:“如果我現在直接告訴謝遷,堅持出兵,等於是跟世人說,我罔顧當年謝遷提拔之恩,以晚輩的身份,公然挑戰這位首輔大人在朝中的聲望地位,將自己置於不仁不義之地,就算那些支持我的大臣也會倒戈相向。”
“但若我就此屈服,將意味著以後我在謝遷麵前失去話語權,在出兵之事上更是出爾反爾,以後在皇帝跟前也無法自處。”
“謝遷此舉我雖然早就防備,卻沒料到他倚老賣老,真會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給我難堪,更是以他在朝中的聲望做賭注,行要挾之舉,實非君子所為。”
何鑒作為和事佬,立即看出問題關鍵所在,現在無論沈溪讚同還是拒絕謝遷的提議,都等於在朝堂上無法立足。就在沈溪凝眉思索,現場一片鴉雀無聲時,何鑒走了出來:
“於喬,今日我等聚集於此為的是等候午朝舉行,有什麼事情好說好商量,何必把話說得這麼僵?”
謝遷惱火地道:“私下裡商議?現在跟他說什麼,他能聽進去?沈之厚,老夫當初破格提拔,看中的是你的能力,你現在卻拿大明社稷安危作為晉升籌碼,你憑何以為老夫和滿朝文武會讚同你出兵的觀點?”
這話已不是辯論,而是指責,謝遷已給沈溪定義,那就是禍國殃民,雖然沒有明白無誤地點出來,卻直白易懂。
沈溪在眾人凝視下,恭恭敬敬向謝遷行了個禮,隨即轉身而去,連一句“告辭”的話都沒說。
“之厚,你……”
何鑒趕緊上前挽留。
人群自覺地讓開一條路,謝遷的喝聲傳來:“讓他走!陛下要舉行朝會,某人卻私自離開,這是要公然造反嗎?”
這話其實是想讓沈溪知難而退,自動留下來,但沈溪卻沒有聽從,因為謝遷提出的問題,無論他怎麼回答都是錯的,既如此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不答,這個選擇最好的一點,是讓他可以不陷入謝遷設置的陷阱中。
當然,如此也無異於跟朝中文武百官說,兩人的矛盾已不可調和。
沈溪頭也不回地出了文華殿偏殿,等他的背影消失在殿門外,在場大臣仍舊鴉雀無聲。
就算之前開口勸說的張懋和何鑒也都默不作聲,這會兒誰出來說話都屬於添亂,而且可能會得罪謝遷。
大家夥兒都跟商量好一樣,沉默以對,無論人們知道謝遷如何上火,如何需要人捧場,都保持“客觀中立”。
“他這是目無君上!禍國殃民!老夫絕不允許他這麼做!”謝遷仍舊在咆哮。
這話入耳,大臣們的神色都不以為然,因為誰都知道謝遷完全是在給自己撐麵子……以往為他長臉的晚輩已拂袖而去,沈溪用一種近乎違背臣子忠義的方式選擇回避,算是對謝遷之舉作出交待。
你問的問題實在太過刁鑽,我不願得罪你,更不想違背自己的真實想法,乾脆就此離開,哪怕知道如此做可能會被皇帝降罪。
謝遷黑著臉坐下,喘息聲重得偏殿裡的人均清晰可聞,可就是沒人上前相勸。
張懋先一步帶著夏儒避開,白鉞、楊一清等人也識相地走到殿門口,假裝看天色,始終堅持留在謝遷身邊的隻有何鑒、楊廷和、梁儲三個,算是謝遷最後的班底。
“他這是要造反!”
謝遷仍舊用一些過激的話給沈溪定性。
何鑒見大臣們們都躲得遠遠的,分成一個個小圈子交頭接耳,私下議論,沒人再留意這邊,他才湊過去道:“於喬,你這是難為之厚,把他推到懸崖邊啊……”
“世光兄,你的意思是說,老夫給他出難題了?他回答一句放棄出兵有那麼難嗎?是老夫給他難題,還是他給老夫難堪?”
謝遷仍舊沒意識到自己行事有多陰險,覺得自己沒錯。
何鑒歎道:“就算你對之厚再不滿,大可私下說,你這麼讓他當眾表態,他怎麼跟陛下交待?難道你讓他跟陛下說,因為被你說服,所以他放棄出兵構想?現在堅持要出兵的不是他,而是陛下!”
謝遷怒道:“分明是他從中作梗,如果不是他,陛下會隨便說出兵之事?世光,都這樣了,你怎麼還為他辯解?”
說完,謝遷站起來,氣呼呼離座而去。
……
……
謝遷沒走,隻是出門冷靜一下。
他本抱著一種希望,沈溪或許沒走遠,依然在附近徘徊,隻等太監前來通知朝會召開便直接到乾清宮。
等他出來後才知道,原來沈溪態度異常的堅決,周邊根本看不到其身影。
“……最好現在陛下馬上傳話說舉行朝會,這樣他不出席,又沒告假,我便可以在陛下跟前告他個欺君罔上的大罪……他不是要裝風度,隨便離開嗎?我一定要讓他知道這麼做的嚴重後果!”
謝遷心中充塞著懊惱,根本不顧沈溪是他自己親手提拔出來的現實,一門心思想把對方壓下去,連自己都不知為什麼。
其實除了謝遷自個兒,就連宮裡這些值守的侍衛都看出來了,現在朝中最大的兩派,分彆就以謝遷和沈溪為代表,二人在朝堂上矛盾的根由在於皇帝的寵信,當謝遷發現無法從皇帝信任方麵將沈溪比下去,能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憑借他的身份地位和老資曆,不擇手段進行打壓。
出兵草原隻是個幌子,哪怕可戰可不戰,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大明手上,依然被謝遷拿出來做文章。
可惜的是謝遷完全不知昨日發生了什麼,不清楚朱厚照這小子天亮後才醉醺醺回到乾清宮寢殿,以其酒量,沒有四五個時辰根本醒不過來,也就是說,等正德皇帝睡醒已是黃昏時分,根本不可能再舉行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