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巴圖蒙克轉過身來,眼睛顯得異常深邃,一種恐怖的力量在他身體周圍凝結。
巴圖蒙克一字一句地說:“誰做的惡,必須由其本人承擔,亦不剌也好,沈溪也罷,他們的下場隻有一個,死……明朝皇帝已不可能出兵援助,如果不趁機除掉沈溪,他會阻撓我統一草原的大業!不過圖魯,你弟弟死了,難道你不傷心?”
圖魯博羅特突然意識到,達延汗對他產生了懷疑。
眾所周知,巴圖蒙克今年三十八,他這些兒子年歲普遍不大,三兒子如今不過十七,真正能跟圖魯博羅特爭奪繼承權的隻有二兒子烏魯斯博羅特,從達延汗敕封烏魯斯博羅特為濟農這一尊崇的身份,更改繼承人並不是不可能。
但如今隨著烏魯斯博羅特被殺,圖魯博羅特作為達延汗長子,繼承權變得前所未有的穩固。
圖魯博羅特趕忙為自己解釋:“孩兒自然傷心,但不會表現出來,孩兒會化悲憤為力量,替弟弟討回公道……父汗可以委命我為先鋒,讓我親手解決那個萬惡的明軍將領,為烏魯斯報仇!”
巴圖蒙克儘管對長子有所懷疑,但最後還是斷然搖頭:“你弟弟之死已無可挽回,我不想再因一些變故失去你這個長子,帶兵尾隨明軍之事,我會交給旁人!”
……
……
六月十二,延綏再次得到聖旨,朱厚照仍舊下令三邊需要調兵五萬往宣府,並且強調不得有任何拖延,王瓊非常為難。
也就在當天,他收到來自北方的斥候傳回的消息,這也是開戰後第一次得到沈溪所部的訊息。
王瓊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去向謝遷“求教”,在這節骨眼兒上,他寧可把決定權交給謝遷,這樣即便事後出了問題,他也會是文官集團力保的對象。謝遷再怎麼專橫跋扈,也沒到推卸責任的地步,所以隻要謝遷決定的事情,事後不可能會遷怒他人。
謝遷聽到聖旨內容,麵色沉重,他老臉蠟黃,即便知道皇帝沒有就之前的出擊失敗而怪責,甚至給予獎賞,心病依然沒有痊愈。
謝遷咳嗽幾聲:“之前上疏之已明確說過,三邊防務不容有失,陛下突然調兵宣府,等於說延綏、寧夏和甘肅三鎮均會出現兵力空虛的情況,宣府周邊有韃靼人襲擾,難道這裡就沒有嗎?調五萬人馬……咳咳,延綏怎麼可能一下子抽調那麼多人?”
王瓊試探地道:“謝閣老,陛下龍顏大怒,下旨斥責三邊調兵不力,若繼續拖延,難免為小人所趁,很可能會在陛下跟前攻訐謝閣老和在下……”
謝遷打量王瓊:“那你的想法呢?”
王瓊猶豫一下,道:“以在下看來,宣府並非此戰主戰場,最後的大戰可能仍舊如之厚此前所言,在三邊周邊展開……既然陛下要調兵,何不以地方屯田老弱兵士為主,馳援宣府?”
謝遷沒有怪責王瓊,開始思考如此行事的可行性,半晌後點頭:“倒不是不可,但陛下可是要征調延綏最精銳的騎兵……”
王瓊道:“騎兵的問題,倒也好解決,謝閣老不妨想一下,騎兵的主要用處在於緊急馳援,以及主動出擊。三邊一下子抽調五萬人馬,哪怕隻是各衛所用來屯田的老弱,也會使得地方防備空虛,再想出擊已無可能,騎兵短時間內派不上用場!”
等王瓊把話說完,謝遷臉色多少有些難看,因為之前正是在他力主下派騎兵迎戰韃靼人,結果遇挫而回,如此正好印證了王瓊說的騎兵暫無大用的說法。
兩千打六百,結果居然旗鼓相當,自損還在狄夷之上……
這樣的戰果,讓謝遷就此打消出兵賺取戰功的想法,此時對於王瓊的建議,自然是大為認同。
“嗯。”
謝遷微微點頭,意思是這件事可以商議。為了避免王瓊緊咬不放,他有意轉變話題:“德華,你之前不是說有兩件事嗎?還有一件是什麼?”
王瓊神色遲疑:“斥候得到了一些關於兵部沈尚書的線報!”
“你再說一遍,關於誰?沈之厚嗎?”
謝遷之前在調兵問題上態度模棱兩可,整個人顯得很疲累,毫無精神可言,但聽說事關沈溪後,臉上突然有了光彩,就差伸出雙手抓著王瓊的衣領問個明白了。
王瓊對謝遷的變化非常詫異,連忙道:“是的。本來我們在北方草原上安排的斥候,並未查獲任何關於沈尚書的消息,但近來一些東套平原地區的小部落向西遷徙,他們的牧民向我們的斥候提供了情報,原來沈尚書自大同出兵後,先到土城,繼而抵達九十九泉,再折道西行……”
“後續呢?”謝遷關切地問道。
王瓊搖搖頭:“之後便沒了消息,大概知道沈尚書沿著草原上一條河流走,中途未傳有接戰的消息,不過聽聞達延汗已調集重兵圍堵攔截,戰事很可能在過去這段時間已發生,隻是消息未傳回而已。”
“情報傳遞太過滯後!”
謝遷氣惱地道,“草原上發生什麼,都不能第一時間獲悉,等知道確切的情況,黃花菜都涼了……”
麵前這位首輔大人的表現讓王瓊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對這場戰爭沒有任何期待的謝遷,對沈溪的表現卻有著很高的期待。
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都落在沈溪這路人馬上,誰都知道,這場戰事即便有勝果,也不可能看朱厚照和他領導的中軍,最終還是要靠沈溪和他統領的兵馬撐起大明這片天空。
王瓊道:“因為草原上戰爭頻繁,那些小部落遷徙情況異常嚴重,之前給我們提供線報的遊牧民現在不知遷徙到了何處,以目前的情況看,沈尚書準備從東套地區進入河套,再轉而南下往延綏進發,這跟沈尚書之前預定的行軍和誘敵路線吻合。所以在下想,若是上疏陛下,告知沈尚書行蹤,或許可以把出兵馳援宣府的事情擋下來,再請示陛下,從三邊出兵馳援沈尚書,如此有很大的可能將韃靼兵馬擊敗……”
王瓊的設想明顯經過深思熟慮,不過他的話話還沒說完,謝遷已抬手打斷。
王瓊問道:“謝閣老覺得如此不合適?”
謝遷打量王瓊,歎道:“德華,你覺得就算之厚帶兵到草原,韃靼人有幾分可能會調重兵跟他決戰?”
這問題讓王瓊很難作答,稍微遲疑後才道:“這不好說。謝閣老,現在誰也不知韃靼人的戰略,不過以目前情報看,韃靼人的確有調集重兵圍追堵截沈尚書所部。”
當謝遷把問題提出來時,王瓊已感覺到,謝遷無意出兵馳援,於是儘可能為沈溪說話,在他看來,沈溪精心綢繆的誘敵計劃,已逐漸變成現實,如果因各路人馬不配合放棄支援,進而導致沈溪戰敗,那就太過分了。
謝遷搖頭:“以你所言,韃靼人早就盯著之厚這路人馬,卻讓他行軍大半個月都沒開戰,說明韃靼人可能已意識到這是個局,所以選擇息事寧人,寧可派兵騷擾我邊陲各關隘,不讓我軍出兵馳援,如此避免決戰的發生!”
王瓊點了點頭,覺得謝遷說的話也有一定道理。
“在下之前也有想過,韃靼內部糾紛不斷,達延部要是拚著自身巨大損耗與沈大人開戰,在無法整合中小部族的情況下,實屬不智。行將統一草原,此時當以保存實力為先,達延汗會儘量避免與沈大人所部決戰……不過這麼說的話,他們沒必要派出那麼多兵馬騷擾我邊陲,這不合情理啊!”
無論王瓊持何等立場,都隻能選擇支持謝遷。他不考慮謝遷所提建議是否合理,就在於王瓊始終把自己當作文官集團的中堅,甘受謝遷驅策,一切以謝遷的決定為先。
謝遷不知道素有主見的王瓊會遷就自己,覺得是自己的考量是正確的,當即道:“韃靼人就算要跟大明開戰,也會挑軟柿子捏,難道他們會覺得沈之厚所部是軟柿子?”
王瓊儘管不想承認,他還是搖頭:“沈尚書統領的兵馬,可說是我大明精銳中的精銳。”
謝遷點頭:“對,所以韃靼人知道沈之厚承擔著誘敵深入的重任,怎麼可能會上當受騙?倒是陛下那邊絕對不能出事,哪怕我們派出人馬馳援,最後什麼都沒發生,隻要陛下安然無恙,我大明將士也無損失,那這場戰事我們就是勝利的一方……你說呢德華?”
王瓊心想:“謝閣老的看法,是要保證目前不戰的局麵,所以無論如何也沒法說他留兵馳援沈之厚,我為何要忤逆他呢?”王瓊繼續點頭:“謝閣老所言極是。”
謝遷臉上終於有了笑容,“所以,調去宣府的騎兵,必須是我延綏的精銳,保住宣府才是當前第一要務。以沈之厚的能力,回兵延綏並非難事,隻要他不主動挑釁,韃靼人也不會犯著他,在沒得到援兵的情況下之厚敢跟韃靼人叫板嗎?所以……他出兵不為什麼功勞,隻要能安穩回來,邊陲安安穩穩,那我們為何要奢求打勝仗?守住邊陲便好了嘛。德華,你說呢?”
王瓊被擺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上,最後隻能點頭,勉強同意謝遷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