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道:“這兩天關於草原上的戰報極少,到現在還沒有兵部沈尚書的消息傳來?”
侯勳遲疑了一下,道:“之前有消息說沈尚書曾出現過,但……這兩天又沒音信了,也沒聽說草原上有何戰事發生……但……”
侯勳說話吞吞吐吐,最後好像記起什麼,欲言又止。
王瓊皺眉道:“你可是有什麼事情沒有告知本官?”
侯勳抱拳行禮:“有個消息,卑職也不知是否跟沈尚書有關,因為是北邊過境的牧民傳來的,未必能作準……卑職聽聞,說是他們的汗部出了狀況,似乎是可汗的一個兒子死了,韃靼人正在哀悼,至於那個王子是怎麼死的,卻沒更多消息傳回。”
“那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死了個韃靼王子?”王瓊皺眉問道,“為何之前沒有任何線報?”
“這個……”
侯勳顯得很為難,畢竟調查情報這種事,以前他可不會管,所有情報都是直接呈送總兵吳江,他沒資格過問。
王瓊見侯勳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由再次問道:“那是否有可能,是沈尚書帶兵跟韃靼人交戰,把這個韃靼王子率領的兵馬給擊敗了,甚至那領兵的韃靼王子也戰敗而死?”
侯勳點頭道:“是有這種可能。”
王瓊無奈搖頭,顯然對侯勳說的話並不怎麼采納,侯勳好似也意識到自己的話並不能完全贏得王瓊的信任,又補充道:
“卑職之前便有聽軍中的人說,沈尚書率領的兵馬不多,定下的策略是誘敵深入……倉促下跟韃靼人在草原上交戰的可能性不大……”
王瓊打量侯勳,問道:“這你又是如何知曉的?”
侯勳發現自己失言,低著頭不再言語。
王瓊歎道:“一直讓你調查沈尚書的消息,現在暫時先放放,接下來你著重查明韃靼王子戰死的消息是否確切,再順著這條線,多探知草原上的情報,現在韃靼人對信息封鎖太嚴重,以至於草原上的消息很難傳遞過來,如今北上南下的商旅幾乎絕跡,隻能多問問那些南下逃難的牧民,你注意善待這些牧民,如此就能從他們口中獲悉更多有用的消息。”
“是,大人。”侯勳領命。
……
……
京城,建昌侯府,張延齡才剛得到宣府發來的文書。
正是晚飯時,張延齡在一個妖豔女人的侍奉下飲著美酒,一邊側頭跟跪在地上的黃玉說事。
“……陛下打了勝仗,這是好事嘛,看來沒有沈之厚陛下同樣可以打勝仗,那以後朝廷是否有沈之厚這個人,已無關緊要。”張延齡笑道。
黃玉跪在那兒,不敢抬頭跟張延齡對視,主要他怕見到什麼不堪入目的事情,到底張延齡懷裡的女人衣衫不整。
黃玉耷拉著腦袋:“聽從宣府過來的商賈說,這位沈尚書出塞後就失蹤了,而後韃子就把各關塞給牢牢看住,好像關門打狗……很多傳言說沈尚書已兵敗自儘,就是沒法確定消息是否屬實。”
“那一定屬實!”
張延齡不屑一顧地道,“戰場上有常勝將軍嗎?沈之厚是打了幾場勝仗,也不知他撞了什麼狗屎運,每次都讓他逢凶化吉,但得意而不可再往,這次他得意忘形,居然領兵深入草原,麵對四麵八方襲來的韃子,他不敗才算有鬼了!”
“對。”黃玉笑道,“姓沈的死了,侯爺終於可以報仇雪恨……”
“啪!”
張延齡伸手把身邊杯盞悉數掃到地上,“霹靂吧啦”聲中摔了個粉碎,怒氣衝衝地道:“什麼報仇雪恨!他有那資格讓本候記掛於心嗎?再者說了又不是本侯親自動的手,這口惡氣哪裡出了?”
黃玉試探地問道:“沈尚書的府宅還好好地在京城裡,要不咱們去放上一把火?”
張延齡張開巴掌就是一耳光打過去,隻聽“啪”的一聲,黃玉臉上出現一個清晰的掌印,張延齡破口大罵:
“老是放火、刺殺這種低級的主意,難道你就不能想點彆的?現在沈之厚還沒落罪,若是他因罪被陛下責罰,本侯自然會讓他府上雞犬不寧,這會兒動他的府宅,不是又被那些言官拿到把柄?”
“侯爺,沒人知道是您乾的。”
黃玉摸著臉,冤枉地道,“再者說了,這京城內外都是您的人,就算放了火,也沒人敢把侯爺您怎麼樣……”
張延齡一擺手:“就算沒人說,也有大把人認定是本侯所為,這個節骨眼兒上本侯可不想落人話柄!若沈之厚死了,要紓解這口氣也不在這一時間,本侯還有更要緊的事情做……之前讓你把京城內所有買賣接過來,把貨棧都查封,你可有辦到?”
黃玉扁著嘴,委屈地道:“不是小人不辦事,侯爺,說來奇怪,就算封了那些貨棧,市麵上還是有人出貨,咱售賣的商品的價格一直提不上去,唯一的辦法便是把那些小商小販都抓起來……”
張延齡皺眉:“市麵上有那麼多貨麼?非要到早晚兩市,把那些賣生活必須品的小販抓起來?你就沒查過,他們從哪裡拿的貨?”
黃玉道:“好像是……在侯爺您下令查封貨棧前,有人把貨給散出去了,那些小商小販都是那會兒進的貨,現在他們都是直接從家裡提貨,線索全斷了。”
“那就把這些刁民全抓起來!”
張延齡怒吼道,“直接送到順天府……不對,押送至京營衙門,定他們個罪……就說他們囤積居奇發國難財,先殺幾個,看誰敢跟本侯作對!”
到最後,張延齡已經失態。
“是,是,侯爺,您消消氣,小人定會把事情做好。您可彆氣壞身子。”黃玉一臉委屈之色道。
……
……
就在朱厚照調集大明邊陲各路人馬往宣府集結,跟韃靼三王子所部形成對峙時,草原上沈溪已率領兵馬順利由君子津渡過黃河,進入東套地區,並且過了原東勝衛下轄的五花所故地,準備找到以前大明控製東套地區的官路,動身南返。
就算沈溪所部消息通暢,但也無法得知更多關內的消息,至於朱厚照跟韃靼人一戰,更是完全懵然不知。
此時擺在沈溪眼前的,已不再是三邊以及宣大之地有多少兵馬準備馳援他,又或者是那個曾經構想中的包圍圈是否形成,而在於身後數萬韃靼追兵愈發迫近。
“後方八十裡有韃靼騎兵數千……”
“左翼四十裡有韃靼騎兵襲擾我斥候……”
“前麵四十裡有數百韃靼騎兵遊走,試圖阻礙我軍兵馬通過……”
幾天下來,全都是關於韃靼追兵的消息,本來沈溪派出的斥候,能距離本部百裡左右活動,但到現在已經被壓縮到六十裡範圍,也就是說,沈溪走到哪裡,最多也隻能知道周邊六十裡的情況,更多的消息隻有靠他對戰局的分析和判斷。
如此一直到六月十七,沈溪已經在草原上走了一個多月時間。
這天兵馬終於抵達傳說中的官道,其實這條路早已荒廢,沿途有一些哨卡和驛站,經曆幾十年風沙侵蝕後早就跟周邊戈壁沙漠融為一體,士兵行走其間,發現除了後方追兵外,還有更迫在眉睫的問題,那就是水源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