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大朝會,自然是百官彙聚,不過朝堂之上,許多熟悉的身影已經消失無蹤,比之先前至少少了有兩成之多。其中甚至還有不少朝堂重臣。
可以明顯看得出,文官一方許多大員的身影不見,至於說剩下的那些很多人也都神色萎靡不振,哪裡還有先前那種於朝堂之上意氣風發的模樣。
反觀處在文官對麵的武勳一方,要知道平日裡武勳在這朝堂之上那就是一個擺設一般,雖然前來上朝,可是卻如同木頭人一般,就算是偶爾有武勳開口,那也是附驥文官。
但是現在卻是大大不同,平日裡極少上朝的英國公張懋為首,下方則是一眾勳貴武將,這會兒很多都是紅光滿麵,一臉興奮之色的站在那裡,不少更是交頭接耳興奮的低聲議論,可以說同對麵的文官一方的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陛下駕到!”
隻聽得一聲尖銳的呼喝聲傳來,朝堂之中,文武百官頓時身形一震,肅然而立,躬身向著大殿入口方向看去。
隻見天子朱厚照在幾名內侍的簇擁之下龍行虎步,大步而來。
左邊落後朱厚照半步的是一身蟒服的楚毅,身形筆挺,目光堅毅,看上去也就二十歲左右,同朱厚照走在一起,卻是絲毫不墜自身威勢,乍一看好似一位尊貴的王侯,一名宦官又怎麼可能會養出這般的威勢與儀態。
至於說右邊則是穀大用,穀大用身子微微躬著同樣是一身蟒袍服,可是穿在穀大用身上與穿在楚毅身上,赫然是兩種效果。
一看穀大用就是為天子所倚重的宦官,那種舉止仿佛烙印在骨子裡當中一般,同楚毅相比,越發的襯托的楚毅之不俗。
一眾文武官員看著朱厚照坐在龍椅之上,所有人齊齊山呼萬歲,大禮參拜。
朱厚照看著下方一眾文武,深吸一口氣,沉聲道:“眾卿免禮,平身!”
此番大朝會,可以說京中官員儘數到場,畢竟一場動亂下來,不隻是京城百姓人心不穩,便是文武百官也是人心不穩,這一場大朝會一方麵是要討論如何處置以呂文陽、張永等人為首的叛軍,另外一方麵也是要安撫文武百官之心。
昨夜錦衣衛、東廠、西廠一起行動,足足抓了數十名朝中文武,差不多該抓的也都抓了,能夠剩下來的,隻要不是自己主動跳出來作死,至少短時間內是不用再擔心什麼了。
雖然說這朝中文武細查的話,幾乎沒有一個屁股下麵是乾淨的,但是有句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如果說真的死抓著不放的話,那這朝堂之上還能夠站在這裡的隻怕就真的是百不存一了。
當天子當中流露出這般的姿態的時候,可以明顯察覺到,無論是文武,皆是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楚毅回京不足一個月時間,結果卻是連番發生了如此之多的事情,幾位閣老,一位首輔,再加上幾名六部侍郎,乃至靖安伯等勳貴,抄家的抄家,滅族的滅族,當真是殺的人頭滾滾。
先前不少官員聞知楚毅在江南大殺特殺的消息的時候還在嘲諷江南的那些文武官員沒有一點用處,結果這短短時間內,他們切實體會到了江南那些官員、勳貴們的感受了。
安撫了文官一方,朱厚照自然沒有忘了此番平定叛亂爆發出極大動力的勳貴們。
可以說此番大多數的勳貴不管是為了什麼吧,至少都非常儘職儘責,甚至不少勳貴子弟都戰死在混戰當中。
都說勳貴糜爛不堪,完全就是爛泥扶不上牆,不過現在看來,爛船還有三分釘,這一戰倒是讓一些勳貴子弟脫穎而出。
哪怕這些脫穎而出的勳貴子弟相對於整個龐大的勳貴體係來說隻能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但是就算這一股清流再怎麼小,那也是清流啊。
就怕整個勳貴集團一點希望都沒有了,所以說此番朱厚照哪怕是為了給軍隊樹立榜樣,也會重賞此番在平亂之中立下了功勳的將士。
朱厚照向著一旁的楚毅微微點了點頭,就見楚毅上前一步,沉聲道:“宣有功之將士進殿覲見天子,論功受賞!”
頓時有值守的太監將命令傳達下去,很快就聽得一陣沉穩的腳步聲傳來,所有人皆是向著大殿入口處望去。
大殿門口處,數十名身披甲胄的將士踏著沉穩的步子緩緩走入大殿之中。
一張張充滿了激動的麵孔之上洋溢著無限的欣喜,不少人身上甚至包紮著傷口,一看便知道在不久前的平叛之戰中受了傷。
這些人幾乎所有人都非常之年輕,皆是此番平亂的有功之將士,經由五軍都督府、東廠、錦衣衛聯合審查確定軍功無有作假之後方才挑選出來這數十名將士。
可以說這些人無論哪一個,身上的戰功都沒有作假,也沒有誰敢作假。
勳貴一方就算是真的有這個心思,也不敢在楚毅這殺神眼皮子底下做什麼手腳,所以說這數十人當中,除了一半左右的勳貴子弟之外,剩下的幾乎全部都是一些沒有什麼背景的普通軍中將士。
金鑾殿,文武百官、當今天子,可以說這一切對於這些軍中將士而言簡直就如同做夢一般。
哪怕是其中的勳貴子弟,這會兒也都是心中既是興奮又是緊張,他們之中除了極個彆的人能夠繼承先祖傳承下來的爵位,其他庶出子弟與普通人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區彆。
這數十人當中,一輩子隻怕也就那麼一兩人有可能有機會走進這大殿,至於說其他人,隻怕就是再夢中都不敢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夠進入這等所在。
幸好先前已經經過禮部官員先行教導了一番,否則這些人隻怕是連禮儀都忘了,終於完成了覲見之禮。
文官一方不少官員看著這數十名將士,一個個心中哀歎不已,傻子都能夠看得出,這是天子要扶持武將勳貴集團啊。
經過上百年,文官集團花費了好大的功夫才算是將武將勳貴集團給壓下去,可是現在眼看著武將勳貴又有崛起之勢,這些文官心中沒有點想法才怪。
而勳貴集團一方則是眉開眼笑的看著這些將士,可以說這些將士就是勳貴集團的未來,這隻是一個先例,隻要天子一直堅持扶持勳貴集團,最多十幾二十年,保管勳貴集團能夠重現開國之時與文官集團分庭抗禮的景象。
如果說他們果真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就算是死後,也可以去見列祖列宗了。
數十名將士當中,石魁應該說的上是職位最高的了,身為千戶官,再高比如衛指揮使的韓坤,平亂之戰當中,韓坤同樣立下了功勳,隻不過他之封賞不會同這些將士一起。
大章,求月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