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同楚毅之間的情分之深那是滿朝皆知,但凡是楚毅出了一點意外的話,天子絕對會唯他們是問。
這邊焦元、林平之等人早已經將下西洋的事情放下,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尋找楚毅的下落上麵來。
然而不管他們花費多少的功夫與精力,甚至逼迫著西曼國派出國中漁民駕馭著漁船在汪洋大海之間穿梭尋找,就算是掘地三尺,也是不見楚毅的蹤影。
距離楚毅離京已經差不多有近一年的時間,京師之中局勢卻是相當之穩定。
就在不久之前,親自率領大軍前往關外鎮壓動亂的王守仁依然回京,本身關外之亂就是因為前司禮監總管穀大用用人不明所導致,再加上女真部趁機作亂,所以才會使得關外亂成一片。
當朝廷大軍開拔進駐關外之地,王守仁直接打出招降的招牌來,不過是短短的半個月的時間,十幾支亂軍便齊齊來投。
平定了出關百姓所造成的民亂,王守仁甚至都沒有稟明天子,直接動用天子所賦予他的先斬後奏之權,當著那些投降之百姓的麵將那些壓榨百姓與衛所士卒的官員當場斬殺。
百姓何其淳樸,但凡是還能夠活得下去就不會有人會鋌而走險的揭竿而起,能夠將這些百姓逼迫的造反,可見穀大用所派來的這些官員到底有多麼的貪婪。
王守仁上來便將這些官員斬殺,可以說儘收百姓之心。
百姓之亂被輕而易舉的平定,王守仁這才整頓兵馬將注意力放在了女真部的身上。
女真部分為幾部,各自有頭領統領,建州三衛便是其中的代表,此番動亂便是建州三衛鼓動一些山林之中的野女真一同攻擊大明邊鎮,造成了極大的動亂。
王守仁在收降了關外亂軍之後並沒有急著針對建州三衛動手,反而是打出了招降的旗號。
做為建州三衛的頭領,對於王守仁做出這般的決斷其實並不覺得驚訝,反而是覺得理所當然。
建州三衛從建立以來便是降了又叛,叛了又降,像這般動輒叛亂,然後為朝廷所招降的事情已經不是做了一次兩次了,所以這些女真部的頭領根本就沒有將王守仁放在心上。
哪怕是王守仁在大明的名頭非常之響亮,畢竟平定寧王叛亂,一人橫掃江南之地,生生的將席卷了半壁江南的寧王之亂給平定,王守仁之名可以說是名動天下,為世人所稱頌。
但是女真部可不會認為王守仁有多麼的厲害,再加上王守仁率領大軍出關之後便沒有一點針對他們的舉動,這讓女真部一眾頭領漸漸的放鬆了警惕,心中暗暗猜測王守仁到底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這個時候,王守仁派出了使者招降他們,這些女真部的首領按照往常一樣,要求朝廷赦免其罪,然後再加封他們各種職位。
王守仁所派出的使者對於這些人的要求雖然說沒有全然答應,卻也答應了七七八八,讓一眾頭領一個個的眉開眼笑,直道他們幸好跟著起兵了,否則的話大明又怎麼可能見識到他們的厲害之處,繼而對他們加以封賞。
一晃就是半年過去,朝廷那裡因為有天子的支持再加上內閣楊一清乃是知兵之人,對於王守仁的一些謀劃完全支持,所以說哪怕是王守仁率領大軍出關近半年時間都沒有徹底的平定關外之亂,朝廷方麵的一些官員的彈劾也被楊一清還有天子給壓了下去。
這一日,關外為之轟動。
王守仁派出的使者將朝廷的封賞下來,需要一眾頭領前來領旨受封的消息傳出。
那些在王守仁的刻意拉攏之下,一個個的忙著享用王守仁派人送去的美食乃至財物的一眾頭領自然是不會多想,在接到了消息的同時便放下手中的一切,第一時間帶領著部落之中的勇士前來。
因為諸位首領的部落距離遠近不同的緣故,所以足足三天時間,各地的部落頭領才算是趕了過來。
王守仁所選的地方乃是一座關外一處衛所,衛所並不大,四周更是沒有大軍駐紮,隻有一衛數千兵馬而已。
這些女真部落頭領見王守仁將地方選在了這麼一處衛所,心中的那點疑慮也就徹底的打消了。
他們這麼多人聯合起來,所帶來的人馬加起來的話,差不多也有上千之多,如果說王守仁想要對他們不利的話,或許他們上千人馬不是對手,可是想要自保倒不是什麼問題。
一座大帳之中,十幾名部落頭領這會兒正推杯換盞,開懷暢飲,臉上滿是歡喜之色。
建州三衛指揮使絕對是這十幾個部落頭領當中實力最強的三人了,三人本身就是朝廷之官員,按說對於朝廷的封賞,他們根本就不是怎麼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