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果是用麵粉製成各種形狀後油炸而成,花瓜則是以瓜果為基礎,雕刻成各種形狀。
蘇皖想到了孤兒院時候的一些小樂趣。
小時候住在孤兒院裡,院長在院子裡種了不少蔬菜,其中青瓜是必不可少的,又能炒著吃,又能當水果吃。
而蘇皖還真就會一點青瓜雕刻的手藝。
“是花瓜”蘇萌答道。
看蘇皖有些出神,蘇萌自己也跟著走神了。
她今日來海棠院,自然是為著昨日祖母的吩咐,來提點蘇皖的。
但才交談沒多會兒,蘇萌才真正意識到,一場大病過後,蘇皖是真的不同了。
蘇皖的眼中沒有嫉妒,沒有憤懣,有的隻是平和。
而且蘇皖總是能很快明白她話裡的潛意思,讓蘇萌輕鬆不少。
“我還是不懂,就算今年鬥的是花瓜,為何三姐姐要讓我多試做”蘇皖直言問道。
蘇萌一愣,然後便是欣慰的笑意浮現。
“五妹妹果真聰明,讓你試試,是想著若你有些天分,便讓廚娘多指點你一二,今次說不得能拿個名次”蘇萌解釋道。
接著,蘇萌又繼續解釋。
原來今年定下都花瓜的題目後,主辦方便提議,讓大戶小姐們一同參加。
花瓜不同於穿針,便是再貧窮的家中,也總有幾根針和些許絲線。
而花瓜的原材料多樣,卻大多是能吃的。
家境普通的老百姓,一般都不舍得拿瓜果用來雕刻的。
所以這花瓜雕刻一項,難免有些不夠平民化。
主辦方提出讓大戶人家的小姐們參加,就是為了彌補這點不足。
既然不夠平民化,那便讓活動再富貴一些。
首先,家中想要參加比賽的大戶人家,須得為獎品出一份份子錢。
其次,這想出錢也沒那麼簡單,十個名額,價高者得。
再次,去年的鬥巧賽,能拿到獎勵的一共是二十個名額,今年則是三十個。
這樣算下來,有了這十份絕對不低的份子錢,平攤到三十人身上,就算是第十一名,也比去年的第一名要獎勵豐厚,最終還是平民百姓們占利,自然就不會引起普通老百姓的不滿。
蘇皖心中有些感動,她做了二十幾年的孤兒,見多了世道的不公平。
忽然從蘇萌的口中得知蘇城的一角和諧景象,蘇皖是很高興的。
“還是算了,能賞燈就很好,鬥巧還是交給三姐姐吧”蘇皖搖頭說道。
好奇和感興趣是真的,但參與就不必了。
“我可未必參加,就是不知道四妹妹有無興趣”蘇萌也搖頭說道。
蘇皖驚訝的看著蘇萌,說是未必,其實就是不參加了。
可蘇萌沒有彆的話,轉而又說起了彆的話題。
見狀,蘇皖也沒有追問,她和蘇萌可沒熟到無話不說。
求推薦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