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的平安大集,有盤石鎮過來的人,也有大老遠從東陵縣趕來的人,更多的,還有十裡八村方圓村子裡的村人,總之,那叫一個人滿為患。
要上鬆山寺去,又都得往中間這條路經過的,擠的走不通上山的速度慢下來,難免就要左看右看看一看擺攤的東西的。
這粽子叫得火熱,又時興幾天了,好些人都聽過這名頭了,見今兒平安大集也有的賣,正好還沒吃早飯的,就都掏了銅子兒出來買上一個兩個的。
又有遠從東陵縣過來的人一聽粽子這新奇的名字,再聽旁人一說道,什麼多子多福人丁興旺功名得中的吉利兆頭,便就忍不住掏錢買了。
不過眼下忙著上鬆山寺燒香的人多,打算等會返程再來買粽子的人不少。
所以等宋秋他們這裡的一百八十個大粽子都四十串九子粽都賣完,一上午都快結束了。
老袁氏念著要去燒香拜佛,儘管沒能燒成頭香,但今兒也不講究這個,主要還是謝謝佛祖保佑她的孫女呐。
所以木桶一收,暫時放在認識的一戶人家去,就趕緊在紮村住的一家平安村本村人開的鋪子裡買了香燭,還有專門留出來的四個大粽子,帶著宋秋和張梨花就馬不停蹄的往山上去。
一路上多是擦肩而過的下山來的人,嘴裡都在說著今兒鬆山寺的齋飯特彆的好吃。
宋秋聽著,忍不住嘴裡就分泌了兩口唾液來,不由想起前世小時候的事。
那時候,她跟奶奶逢節去他們當地的廟裡拜佛,趕趟的就有齋飯吃,三塊錢一份,就是快餐盒裝的,不見葷腥的素菜,聞著就是一股香火氣,吃著也是挺好吃的。
不知道這古代的齋飯怎麼樣。
鬆山寺地勢高,一路爬上去,光是那青石板石梯路就得爬個百十來步的,彆說還有拐著彎的土路呢。
所以,等到爬到山頂,人也是累得要喘大氣的。
怪不得人總說這深山裡的寺廟香火靈呢,可不嘛,來一趟架這麼大的勁,佛祖它不靈都靈了。
從前宋秋是不信佛的,但她能從那個時代來到這裡,睜眼就是鬆山寺的佛祖,這裡的佛她不信也要信啊。
所以,宋秋虔誠的跟著老袁氏一起在廣場的大香爐裡上了香,作了作揖,又跟著老袁氏一起進大殿去給佛祖磕頭。
耳邊聽著她奶嘴裡嘀嘀咕咕念念有詞,宋秋凝神聽,大概聽清了什麼保佑孫女之類的話。
宋秋微微笑了笑,對上佛祖慈悲的眼神,也跟著無聲默念了幾句,保佑她奶平安,長命百歲,保佑她掙大錢,和奶奶過上好日子,保佑梨花一輩子平安順遂,心想事成。
嗯,還有,保佑張楊在外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出人頭地。
拜完佛祖,老袁氏也不急著走,正好中午了,肚子都餓了,吃上一頓齋飯,才算圓滿啊。
不過齋飯也不是免費吃的,像這樣的時候,一份齋飯是三文錢。
老袁氏爽快的掏了九文錢來,就帶著宋秋和張梨花一起進了寺後的齋飯堂。
這個點香客大都吃過了齋飯下山去了,此時還在齋飯堂裡的人沒有很多,位置也挺空闊的。
交了銀錢,就領到了三個大土碗,去桌前排隊,自有僧人將飯菜勺到碗裡來。
一勺白飯,一勺豆腐,一勺南瓜,外加一個綠豆餅,很簡單,但看著聞著就讓人很有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