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這盤石鎮就七裡村幾個大魚塘,每日供應鎮上的大戶人家和酒樓這些還有往外賣的。
反正都要買的,往這裡來買也比去鎮上近。
齊春湖還記著她呢,一聽她要買魚,每天都要,直拍胸脯道:“行,每早我都讓家裡的給你留著,你到時候隻管來取就是。”
他也送魚上門的,但宋秋想著每天就要那麼幾條的,也麻煩人天天往鬆山村那頭跑。
若是順路送的地方多還差不多。
定下了魚的事,接著又去了平安大集,也是給杜傳福帶帶路,讓他知道每天買什麼要在哪裡買好。
平安大集有個專門賣雞鴨的,不是家裡經久養的,種不同,一般養個一兩個月的就能出籠的,比家經久養的要便宜好些。
這就是後世說得飼料雞鴨,大批量的養,走銷量的。
這肉質嫩,容易燒熟,隻不過沒家養土雞那麼香罷了。
土雞燒起來費時間,開館子的,除非你打得就是土雞招牌,客人樂意等時間的,要不然,都是用這種雞的好。
再回到村,又專門往王獵戶家去了一趟,讓他往後打著了獵物的,野雞野兔什麼的,記著給她也送些來,她也收。
王獵戶自然滿口應了。
袁家那邊知道了客棧開張的時間,袁成帶著袁大平倒是送來了不少家裡的東西,一籮筐的芋艿,還有半籮筐的地瓜和幾個大冬瓜。
這個時節,剛撒的菜種才剛發芽,也沒什麼豐富的蔬菜出來的,能收的就是這些了。
宋秋也不愁菜的,拖一拖,等秋冬的菜都陸續出來了,多得是菜。
今年要開館子的,她還專門買了好些往年不種的菜籽回來一並撒上,也跟鄧奶奶通了氣,讓她們家也多種點,到時候她好買了用。
不過也感謝袁家。
想著她奶上回在姨奶奶吃了酒回來跟她說的事,這會兒看袁大平,心裡著實也有些尷尬的。
袁成也是等了幾天沒見大姑這邊有回響,今兒送東西上門正好聽聽信的。
老袁氏看著侄兒,心裡也明白,想著當時孫女一聽要跟大平結親,立馬就搖頭拒絕,說什麼近親三代之內不能成婚,生了娃子要畸形的。
她也沒太聽懂畸形是個什麼形,反正就知道孫女心裡不喜歡大平的,隻把他當表哥。
這事自然就不能強求。
委婉的跟袁成將事情回拒了,袁成聽著,有些遺憾。
但也很快釋然,既是大姑沒相上大平當孫女婿,可侄孫還是侄孫呢。
他們兩家也不會就這麼生分了的。
回家路上就看著兒子道:“你也聽見了,阿秋那裡沒相上,這事就作罷,回去我就叫你娘給你說親,這回可不能不要了,你翻了年可就十七了,拖不得了。”
先要不是兒子求著說想討阿秋,也沒有這個事了。
這都是緣分,強求不得。
袁大平想到阿秋表妹妹不中意他,心裡也是落寞不已。
討不上阿秋表妹,那討誰都是一樣的,人總要成家的。
他是長子,可不能叫爹娘傷心。
“我都聽爹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