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有客來了!”陶東平喜了一聲,趕緊收了抹布,笑臉迎出去。
外頭幾人翻身下馬,馬匹交給陶東成安置,便徑直往客棧裡頭來。
“幾位客官裡邊請,打尖還是住店呢?”
這行卻正是李覓幾人。
李覓大刀闊斧走在前頭,後頭跟著的萬山接了話,“我們住店也吃飯,先給我們安排一桌飯菜上來填飽肚子再說不遲!”
趕了一上午的路,早就餓得不行了。
李楊走在另一邊,一進門就看見了那頭坐著的宋秋,許久不見,登即隻覺滿腔的激動。
“阿秋!”他叫了一聲。
這頭宋秋正打量進來的幾人呢,先看到李覓,覺得有些眼熟,正想著是誰來著呢,冷不丁就聽到有人喊她。
看過去,便見一人大步朝她走過來,“李楊哥?”
兩個多月不見,她差點認不出人來,實在是李楊變化太大了些。
好像又長高了,還又黑了些,不知是不是趕路得緣故,臉也有些糙得慌,看著跟後頭那一看就是青年人的漢子都沒啥區彆了。
宋秋默默摸了摸鼻子,當然不會出口說許久不見李楊糙得有些顯老相。
李楊也不知宋秋所想,高興的走上來,“我回來了!這些日子,你們一切都好吧?”
“都好呢!你也好吧?”宋秋微微往李覓身上瞄了一眼,這會兒想起了這人是誰了,可不就是從前支茶棚那會兒時來過的客人,帶著兩隻猴子的那位。
原來這位就是常山王世子。
咦,倒是不見那兩隻人模人樣的猴子,不知去哪兒了。
李楊還想跟宋秋說好多話的,但李覓還在呢,他隻能忍下,看著宋秋好好的,心裡也放了心。
正好李覓走上來,他便退了退。
“這就是你那鄰居小妹妹吧?”李覓笑了一聲。
看著宋秋又道:“去年姑娘還開茶棚的時候,在下就來光顧過,不知姑娘可還記得?”
“記得記得。”那兩隻猴兒呢,讓人想記不得都難。
李覓就笑,“聽說姑娘的手藝不錯,不知今兒可能嘗一嘗?”
自客棧忙活的人多起來,王氏和李氏又儘得她的手藝,她就幾乎不在廚房裡掌勺了。
此時聽得李覓這麼說,她看了後頭的李楊一眼,還是點頭應了下來。
讓幾人稍坐,叫陶正招呼著,便往廚房去了。
宋秋不知道京城到這裡要走多少天,也不知道李楊他們是不是急行,隻算著今兒這日子,估摸著他們說不得過年就在路上呢。
這正月裡的趕路辛苦,也吃不好休息不好的。
想著李楊,宋秋就決定好生做幾道菜,給他也補補。
去鎮上拜年大哥給的回禮中正好有一腿鹿肉,宋秋不愛吃這個,她奶也不吃,所以放到客棧來準備做菜賣的,這兩日客人少,點鹿肉的也少。
就凍在水缸裡的,還鮮著,宋秋看了看,便打算做一個紅燒鹿肉片。
再就著廚房裡現下備著的食材,做了酸湯魚片、蒜苗炒臘肉、火爆腰花、韭黃肉絲、口蘑菜心,再來一個豌豆尖丸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