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寶藏與他們就是燙手山芋,滅村之禍根。
與其被人奪走,不如主動交出來。
他們已然是護不住了,主動交出來,全了安國舅的遺願,金甲衛功成身退,也能就此放下這個擔子,再不必叫後人擔驚受怕。
雖說有安國舅的遺願,但到底把寶藏交給誰,還是得看他們。
看來看去,還是交給常山王世子妥當。
交給常山王世子,就是交給了皇上。
在皇上那裡記了名,對他們村也有好處。
金甲衛守護寶藏這麼久,而寶藏又獻給了聖上,他們什麼都不求,隻求平安喜樂。
若說照應,如今他們村的李楊就在常山王世子身邊做事,有這麼個因緣,世子怎麼著也得多提拔李楊幾分的。
而李楊是鬆山村的人,他好了,自會護著村裡人。
兩位老人心裡的小九九自然不會說出來,相視一眼,唐老爺子便道:“當年安國舅交給金甲衛的除了五隻銅鳥外,還有一份藏寶圖,藏寶圖給了我先祖保存,一直都是我家收著。
而五隻銅鳥,有一隻在當年逃難之際不小心遺失了,如今我們這裡,隻得四隻。”
李覓一聽,也不隱瞞,當即道:“那一隻現正在我手裡。”
唐老爺子就笑,“我知道。”也不隱瞞,就把李楊誤打誤撞的事一五一十的說了。
李覓聽得一愣,原來竟是這樣。
當初奉五爺之命悄悄入鬆山去找回派出去的人臨死藏在鬆山裡的銅鳥的不就是李楊嘛。
就因為他是鬆山的,回來找尋不會引起彆人注意來著。
這還真是緣分注定。
所以從那時起,這二位就得知了他在尋找銅鳥寶藏的事了吧?
隻是一直在等著他主動上門,所以對著李楊也並沒有多說什麼。
唐老爺子接著就道:“事不宜遲,也未免夜長夢多,我們也不想引人注目,現下你就將藏寶圖帶走吧。”
說著,唐老爺子起了身,走向那桌案處。
又按了一處機關,那牆體內的五層牌位便突然往外移,一直到桌案的位置才停下。
唐老爺子抬手,挨個拿起那些牌位,每個牌位底座都是空心的,各都嵌有一小塊羊皮卷。
二十五小塊羊皮卷都取出來,最終就合成了一張完整的藏寶圖。
唐老爺子一點都不留戀猶豫的將藏寶圖遞給了李覓。
李覓小心的接了過來,看了一眼,便鄭重的收了起來。
“其餘四隻銅鳥就埋在鬆山上,李楊知道位置,世子回去之後,派他帶人去挖走即可,今兒世子就是一時興起,進村來逛逛走走的,出了村子,往後就不必再來了。”唐老爺子擺擺手,示意李覓這就可以走了。
------題外話------
明天請個假,要去開出生證明上戶口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