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栓他們本也要走的,但老袁氏堅定要留他們歇上一晚。
新房子進火要點燈三日,要親朋住上一晚,也算是暖暖人氣。
左右現下農活也不忙的,住上一晚也不耽誤事,再加上現在屋子夠,不怕擠,所以袁大栓和胡袁氏這兩個當哥哥妹妹的便也點頭答應留下來住一住了。
這也是老袁氏嫁人三十來年,頭一回留娘家人歇,老袁氏心裡彆提有多高興了,一下午跟哥哥妹妹們擺閒,嘴裡歎的都是孫女如今的能乾,和她心裡的安慰。
袁大栓等人也是附和,她有多不容易,沒人比他們這些親人明白了。
如今,也是苦儘甘來了。
這麼大的房子啊,又這麼氣派,真是鎮上的宅子都難比呢!
說著房子,老袁氏又高興,拉著眾人就溜達著逛花園子去。
總之,一下午的好消遣,還不怎麼覺得呢,一晃就天黑了。
晚上除了自家人,就隻有袁胡兩家,人少,但擠著也坐了兩桌的。
熱熱鬨鬨吃了晚飯,再坐著喝喝茶擺擺閒,時候不早了,就安排住宿。
袁胡兩家加起來二十來個人,但完全不怕不夠住,就二進院西廂房東廂房的六間客房就儘夠住了。
廳堂裡條案上點著的燈通夜不熄,足要點上三日。
今兒大宴賓客,搬進新宅子,宋秋心裡頭也算是一個記掛終於落下來了。
從此以後,就住在這新宅子裡了。
新家大,且舒適,一切妥妥當當,真是愜意的日子。
自家三個人的住處是早就定好了的,今兒新搬進來,給鄒氏等人怎麼住的安排了下來。
宋嬤嬤就住在三進院裡的西廂房,離老袁氏近,說話也方便。
鄒氏,林氏,紅黃藍綠四個,王春喜姐妹,都住在四進後罩房,鄒氏和林氏一人單獨一間,其他人兩人一間。
杜傳福住外東院的客房,單獨住,到時候同鄒氏成了親,這裡就是他們兩人同住了。
門房李大前和石婆子就住門房隔壁的這間倒座房,王來福餘氏住外西院的倒座房,王春柱和田平也住外西院。
如此,下人房還剩了一些,如果後頭再添人,也不會沒地方安置。
宋秋和阿靈的套房裡,紗櫥裡頭也有小榻可以睡人的。
但兩人都不慣有丫鬟貼身伺候,所以鄒氏跟宋秋提及讓綠煙四個輪流值夜,宋秋拒絕了。
但鄒氏訓了規矩,即便不值夜聽候差遣,也排了輪值,在宋秋他們睡下之前,都要候在繡樓聽差。
所以此廂宋秋和阿靈還有梨花從老袁氏那裡說了話回繡樓來,綠煙和藍衣已經候著了。
見他們回來,忙打來熱水給他們洗漱。
一番忙活,宋秋拉著梨花,越過紗櫥,到了睡房,躺在偌大的黃花梨木架子床上,床頭的罩燈燈火綽綽,室內靜謐安寧。
梨花在床上翻著打了個滾,樂得笑出了聲來。
“這床睡著,可真軟乎啊!”
“阿秋你還記得不記得,小時候有一晚我在你家睡,踢被子,一腳把你踢下了床,當時你就說啊,希望將來有一天能睡上大床,打幾個翻都滾不下床的,便是咱們兩個咋睡都擠不了,如今啊,可就是實現了,阿秋你這嘴是金嘴啊,許的願景都能成呢!”
“早知道你是金嘴這麼靈,那時候我就該讓你許願我長大就變白點再好看點了!”
小時候有些遠了,記憶裡並不是很清楚,但宋秋聽得還是笑,“是吧?我可是金嘴,要不你現在讓我幫你許個將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