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也沒去過西阪村,西阪村是個大村子,連挨著好幾個村落呢,去收收紅辣椒也是正好,想了想便道:“表嬸兒你們先等等,坐馬車去好了,快點。”
說罷叫杜傳福趕馬車先回村去看一眼李楊他們回沒回,要是這會兒沒回,估計今兒就不會回了,就是回,估摸著也是傍晚的事了,他們快點,傍晚也趕回來了。
杜傳福快去快回,李楊他們家果然是沒回來的。
當下宋秋便讓杜傳福趕客棧的騾車,她趕馬車,拉著陳氏和袁二平,直奔西阪村去。
路過楊槐村時,且還拐進去提了陳氏早就為著這個事準備好的點心,特意托陶正去鎮上時在點心鋪子給買的。
西阪村離楊槐村還有二十來裡路,從鬆山客棧去,趕車一路不停,也要行半個多時辰。
到西阪村時,已是未時末。
先去了陳氏的娘家,陳氏的大侄媳婦鄭氏也剛剛到家才吃了中飯一會兒呢,見姑姑得了信竟這麼快就來了,也是沒反應過來。
當下就笑:“早知道姑你立時就來的,我該留一會兒等等你的。”
袁二平的外婆道:“你姑向來是個急性子,得,你也彆搓苞穀了,趕緊帶著你姑他們往毛家寨子去吧!”
說完了又反應過來,“哎呀,急忙活了,趕了一路呢,不累也渴,這大熱的天呢,先喝碗糖水潤潤嗓子再走。”
說急性子,可不是就是遺傳嘛。
陳氏也是好笑,等娘家嫂子兌糖水去,先走到陳老爹跟前,說起宋秋要收紅辣椒的事。
這事正月裡陳氏回娘家拜年時就說過了,他們今年也是多種了兩壟辣椒的,這不眼下還忙著搓苞穀嘛,是以還沒來得及摘了往鬆山村送的。
“阿秋趕了車的,爹你們先去摘了,待會兒回來上了稱我們就拉走,免得你們跑一趟送去了。”
“還有村裡的人家,也麻煩大哥去走走,吆喝一聲,告訴大家知道這事兒。”
陳老爹一聽這事,也顧不得搓苞穀了,趕緊讓兩個兒子還有孫子都摘辣椒去,能一道給拉走,可比自個大老遠的送去好啊。
忙又讓大兒子去告知村裡各家去。
陳氏也沒耽擱,喝了糖水就要往毛家寨子去,也不忘問宋秋是留在陳家收辣椒,還是也一起去。
宋秋頭一回來這一方,來都來了,去看看也好,且這會兒各家得了消息還得摘去呢,在這兒也是要等好一陣兒的。
便留了杜傳福在這等著,她跟著去毛家寨子。
毛家寨子過去不遠,馬車進不去,走路也就兩刻鐘不到,背朝西阪村,麵向大山,一個寨子的人家都姓毛,同宗同源。
寨子裡也就二十來戶人家,比起西阪村這樣的大村,那可真是不夠看了。
整個寨子裡都靠打獵為生,寨子周圍雜草叢生,根本不適合種地,每年也隻能勉強種些玉米,產量也不太高。
所以一家人的主要生活來源就靠男人們上山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