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棣跟柳淳湊在一起,一個人滿肚子壞水,另一個呢,執行能力極強,簡直是珠聯璧合,默契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他們很快就商量出來一個方案,朱棣立刻安排落實……說實話,一直以來,謀逆的罪名都困擾著朱棣,雖然他打出維護變法的大旗,但是在整體輿論上,還處於下風。可這一戰,就是扭轉大局的關鍵點!
朱棣要徹底將大義名分,拿到手裡。
彆覺得這東西是虛無縹緲,不值一提的。不說彆的,像平安一樣的人,所在多有。如果眼睜睜看著他們替朱允炆賣命,最後身死沙場,絕對是大明的損失,如何能讓他們醒悟過來,反戈一擊,才是最重要的。
而這一次將朱允炆踢出玉牒,就是關鍵的一步!
朱棣格外重視,他首先召集了五位藩王,將自己的意思說了一遍,這五位都已經站在了朱棣這邊,自然是無話可說,而且這個辦法簡直太好了。
“四哥,朱允炆德不配位,早就該滾蛋了,我們都同意四哥的主張!”
朱棣滿意道:“記住,這次將朱允炆逐出玉牒,剝奪宗室資格,是基於兩條原因,其一,他違背祖訓,推翻變法,其二,他勾結蒙古,與外賊合謀,出賣大明疆土百姓,將先帝苦心打下來的江山,輕易送給蒙古仇人、有此兩條,他非但不配做大明的天子,就連朱家的子孫都算不上!我們身為先帝之子,大明藩王,肩負攘夷護民之責,如今天子跟敵人勾結在一起,讓我等情何以堪!不討伐朱允炆,就枉為先帝之子,枉為大明藩王!”
“說得好!”
代王領頭鼓掌,“四哥,你這話算是說到了大家心坎上,朱允炆簡直喪心病狂,什麼事情都乾得出來。咱們立刻向四處發布檄文。”
“彆急。”朱棣攔住了他,“這麼大的事情,我們必須按照禮法行事,在三日之後,我們一起祭奠先帝,向他老人家訴說朱允炆的罪過,同時在先帝麵前,秉承皇命祖訓,將朱允炆踢出玉牒,這才是正辦!”
朱椿點頭,“四哥說得對,就這麼辦了!”
伴隨著朱棣的命令,整個西安都動了起來,地點選擇在了東門外的大校場,十萬將士雲集,到處都是旌旗,到處都是人馬。
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頭。
不光是將士,西安的百姓,各地的商賈,全都趕來了,他們在外麵等著。
朱棣領頭,六位藩王,依次來到校場,朱棣一身明晃晃的盔甲,手裡按著一柄寶劍,充滿了威儀。
“恭請先帝神像!”
一聲令下,有士兵抬著老朱的神像,緩緩走了過來。這是一個坐像,朱元璋一身龍袍,麵容和藹,帶著微微笑意,目光直視前方,仿佛就是上朝一般莊重肅穆!
當眾人將神像安放穩當,朱棣帶頭跪在了地上!
“父皇,兒臣率領五位弟弟,連同十萬將士,西安的百姓,拜見父皇!”
朱棣領著行了君臣大禮。
在朱元璋神像出現的那一刻,許多將領老兵都情不自禁哭了。
或許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很多人對他都有怨言,有這樣那樣的非議,可朱元璋一死,天下大亂,這一年多的戰火,讓所有人都了解了老朱的可貴。
正所謂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大家都哭得像是淚人一般。
朱棣擦了擦眼睛,重新站起,等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止住了悲聲,朱棣猛地舉起一物!
朗聲道:“這是皇明祖訓!是先帝晚年修訂的治國方略,是先帝的心血結晶,也是我大明萬世不變的根本所在!”
“先帝駕崩之後,皇孫允炆繼承大統,然則,登基之後,違背祖訓,殘害重臣,變法大業危在旦夕。兒臣朱棣不得不舉起義旗,奉天靖難,實指望朱允炆能改過自新,重新做人。誰能想到,他竟然怙惡不悛,一意孤行!辦鄉勇,設厘金,荼毒天下百姓,尤其可恨,勾結蒙古,出賣祖宗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棣說到這裡,再度提高了聲音。
“兒臣身為宗人令,秉持父皇遺訓,廢除朱允炆皇族身份,將其從玉牒鏟除。兒臣非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為了天下蒼生,為了父皇苦心經營的基業!”
“兒臣在父皇麵前,要告訴朱允炆,他必須立刻懸崖勒馬,趕快放棄諸般惡行。靖難軍願意和他進行談判,罷除乾戈,還黎民蒼生一個太平。如果不聽,兒臣懇請父皇在天之靈見證,兒臣必定統帥靖難大軍,鏟除這個背棄祖宗的不肖子孫!如果不能成功,兒臣情願一死,以謝天下!”
朱棣說完,一轉身,抽出了佩劍,高高舉起。
“將士們,你們知道嗎?朱允炆派遣手下,給蒙古人送信,讓他們越過河套,攻擊咱們的後方,還許多,事成之後,將大寧都司讓給蒙古人!俺朱棣問大家夥一句,你們能忍受嗎?”
“不能!”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