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彆墅是仿古建築,院牆都是用灰磚壘砌的,牆頭還覆有牆瓦,老式的木頭大門,上麵有飛簷門樓兒。
吳中元打量周圍景物時,宛山海給李家打了個電話,他和接電話的人應該很熟,隻說了一句,“快開門。”
很快,有人迎了出來,是個年輕的女孩,長的挺好看,應該就是宛山海口中的李偲。
宛山海之前可能跟李家說過什麼,見他帶了人過來,李偲並沒有感到意外,而是熱情的將二人請了進去。
彆墅裡麵也是仿古布局,亭台樓閣,雕梁畫棟,假山盆景,清溪潺潺。
房子是好房子,景色也是好景色,但是身處其中,總感覺少了點兒什麼,仔細想來,少的正是活氣兒,這棟宅子裡除了人,真的沒有其他活物兒。
有錢人家大多有喝下午茶的習慣,這時候在不遠處的涼亭裡有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人正在喝茶。
看到那二人,宛山海衝對方打招呼,喊的是伯父和伯母。
二人站起身,衝宛山海招手,讓他帶著吳中元過去吃點心。
等走近之後,吳中元才發現桌子周圍有五把椅子,這說明這裡的主人已經知道宛山海要帶他過來。
坐下之下,宛山海進行介紹,這對中年夫婦就是李偲的爸媽,雖然是生意人,李偲的爸爸給人的感覺卻並不是那麼俗,說話很和氣,挺儒雅的一個人。而李偲的媽媽也沒有富家太太的那種張揚,始終麵帶微笑,也不怎麼說話。
直到這時,吳中元才知道宛山海並不是主動請纓的,而是李家拜托宛山海請他過來的,而李家之所以知道他,是因為李偲的爸爸跟宛山海的爸爸是好朋友,李偲的爸爸聽說了之前發生在宛山海身上的事情,也知道那件事情是他處理的,所以認為他是個深藏不露的高人。
寒暄過後,李偲的爸爸為吳中元倒了杯茶,“小道長,拜托你了。”
“我不是道士,我也不太懂這些,是宛山海逼我來的。”吳中元把醜話說到了前頭。
“理解,理解,”李偲的爸爸微笑點頭,“隻當訪友,不為彆的,坐一坐,喝杯茶也好。”
“以前怎麼沒發現你這麼謙虛呢?”宛山海打趣。
吳中元瞅了宛山海一眼,沒有接話。
隨後李家人當真不再提這茬兒,隻是熱情的招呼吳中元喝茶吃點心,又問他學校裡的一些情況,很真誠,很隨和,不是裝出來的。
對方越熱情,吳中元越不好意思,大老遠的過來,總不能真的喝杯茶就走,總得乾點兒什麼。
之前林清明在住院,他擔心林清明無聊,就把那本鬼畫符和師父的行醫心得給了林清明,這兩本書他在高縣醫院都沒見著,應該是被林清明帶走了,而今他手裡還剩下了一本堪輿三十六法。
這本堪輿三十六法包含了風水,觀星,擇時,選址,定宅等方麵的內容,其中也有增壽改運有關的一些玄妙方法,這本書他當初看的比較仔細,大部分都記下來了。
雖然明知問題不是出在宅子上,吳中元還是回憶著堪輿三十六法記載的關於住宅風水的方法,審視打量李家的這棟彆墅,但觀察的結果是這棟彆墅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內部的布局安排都非常的合理,彆墅的西北角落有處天然的泉眼,水量不大,溢出來的泉水穿過院子流向東南,東南方向有處水池,泉水流滿之後,溢出水池進入地下管道,此外,水池裡有座假山,約莫占據了水池十分之一的位置。
根據堪輿三十六法所載,水屬陰,主凶又主財,有泉眼的地方旺財卻犯凶,李家的這種布局取其利卻摒其弊,水自地下出來,暴露陽光之下,經院落流入蓄水池,存留一部分,餘下的還流入地下,此為青龍出水,白龍過境,黃龍鎮守,黑龍潛淵的四龍聚財格局。
此外,石為陽,陽為火,以假山之火陽中和泉水之水陰,留在蓄水池裡的水旺財且不犯凶。
再看花園的位置,亭台的布局,也都很合理。偌大的彆墅裡種了不少樹,遵循的也是前不桑,後不柳,中院不見鬼拍手的乾陽格局。
見吳中元一直在左右張望,李偲的爸爸問道,“小吳,我這院子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
“沒有,挺好的,”吳中元說道,見對方不很相信,又補充了一句,“真的挺好的。”
“那就好,那就好。”李偲的爸爸連連點頭。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宛山海問道。
“宅子肯定沒問題。”吳中元搖頭。
“我們還有另外幾個住處……”
不等對方說完,吳中元突然想起一事,抬手打斷了對方的話茬,“你這院子原來就是這種布局,還是後來改成了這樣?”
“後來改的。”李偲的爸爸說道。
“誰幫你改的?”吳中元追問,但凡住宅,必定都有布局上的瑕疵,但他之前看了好幾遍,這棟宅子的布局簡直完美到無可挑剔,這說明有李家很可能曾經得到過高人的指點。
李偲的爸爸貌似有點顧慮,沒有回答吳中元的話,而是反問道,“有什麼問題嗎?”
“這個人還幫你做了什麼?”吳中元問道。
李偲的爸爸貌似不願回答,向自己的夫人投去商量的眼神,後者猶豫過後,點了點頭。
“我們在他的指點下,給李偲已經過世的爺爺奶奶遷過墓地。”李偲的爸爸說道。
“遷墓之前,你們家裡的動物也養不住嗎?”吳中元追問。
李家人沒有立刻回答,不是有意隱瞞,而是在努力回憶。
良久過後,李偲的媽媽說道,“好像真是從那之後才開始的。”
吳中元心裡有數了,李家的問題很可能出在陰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