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非轉基因、純天然有機麵粉10元一斤。”
雖然比普通的麵粉貴了一點,但是10元一斤的價格在係統的菜單裡可算是低價親民產品了。
“麵粉先給我來10斤,拉雅黑毛豬帶皮後腿肉來10斤。”
“10斤麵粉100元,拉雅黑毛豬肉10斤1000元,共計1100元,請確認。”
“確認。”
“叮,交易完成,已自動扣款。”
就買了這點東西就花了一千多塊錢……果然,多賺錢才是王道!
比起鹵蛋,鹵肉的工序要更為複雜一些。雖然有技能和經驗在手,但沒有實踐過,溫暖有點放心不下。
晚上,她索性也不睡覺了,開始進行試做。
肉夾饃的名字來源於古漢語“肉夾於饃”。做法也分好幾種,最有名的是用白吉饃做成的“臘汁肉夾饃”。此還有肉燥子夾饃,即肉燥子裡頭加食臘。以及自成一派的潼關肉夾饃,即熱饃加冷肉。
想了想,溫暖決定做潼關肉夾饃。
首先將處理豬後腿肉切成大的四方形,浸泡出血水後,再反複清洗乾淨,放到鍋裡焯一遍水,煮開浮末後,過掉浮末,撈肉、倒水。而後再重新加入清水,大火燒開,放入香葉、桂皮、花椒、醬油、鹽等各種大料,轉小火慢燉三小時。
中間的三個小時裡,溫暖自然不會閒著。她開始動手製餅。
和普通的餅不一樣,潼關肉夾饃的餅最大的特色是麵圈層層似裹金絲,咬上一口,酥脆掉渣。即使不夾肉,光吃餅都特彆的香。
要想讓餅獲得酥脆的口感,最為關鍵的就是在麵團揉製的過程中加入豬油起酥。而搓揉麵團也是一個極為考驗功力的技術活。如果不是獲得了製麵技術,光是一個揉麵的動作,都得練上好長時間。
本來溫暖還擔心對於這種複雜一點的小吃不太好把握,可是當她摸到麵粉的那一刻,就好像是觸碰到了最熟悉的老友。如何能讓麵團在自己的手下煥發出光彩,如何改變麵的性質等等她都再熟悉不過。
此時,她的手中握著一擀麵杖,來來回回不斷地在麵皮上揉、擀,節奏快而不亂。很快,一個餅坯便形成了。
潼關肉夾饃的肉可以提前鹵好,但是餅必須要現做現吃才最佳。
因此,溫暖等到肉鹵得差不多了,稍稍放涼。然後才將麵餅放到烤箱裡。
麵餅經過烤箱的高溫之後,表麵變成了金、白相間的顏色,帶著絲絲的紋路。
用刀從餅的側麵劃開一道口子,餅內的熱氣便騰了出來,塞進剁碎的鹵肉,再淋上一勺色澤油亮的鹵汁,便算完成了。
好久沒吃過肉夾饃了,真是期待呀。
剛剛做好的肉夾饃抱在手上還有些燙,可是那香濃得溫暖都忍不住直咽口水的味道,實在讓人無法忍耐。
一口咬下去,“哢嚓”——好酥!酥脆的口感之後,便嘗到柔軟的肉餡。拉雅黑毛豬果然比一般的豬更香,一點腥味都沒有,隻有濃得讓人舍不得吞下去的肉香。瘦肉的精香混合肥肉的軟糯,每嚼一下都讓人感覺幸福無比。大口吃肉的感覺就是這麼的爽。而餅的加入,恰到好處的抵消了肉膩,又能融合肉的香味。
真是太好吃了,比溫暖之前吃過的任何一個肉夾饃都要美味1網已改,網已改,大家重新收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