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君臣相宜,千古佳話 快樂的童年……(1 / 2)

鄭左生用微妙的眼光瞅了自己好友一眼, “去年我來此地赴任剛好趕上了中秋,還來此處拜訪過孝先,不過那時隴縣還不是現在這模樣, 也不知道短短一年時間為何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好友笑道:“走走,咱們見了人不就知道了。”

雖然正式上門要提前三天上拜帖, 不過鄭左生跟李複有些亦師亦友的關係,私下小聚也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節。

鄭左生帶路,倆人挺快就到了李府那兒。誰知道倆人撲了空,李府的老花匠開的門, 說是李複不在。

這他們就不好進去了。

李府人丁單薄,李複不在就隻剩下後院的兩個夫人, 隻好暫時先離開找個地方坐坐。一直到傍晚時分,忙了一天回家的李複聽了下人的稟告之後才找到鄭左生。

時隔大半年之久, 驟然再見好友, 鄭左生跟李複就著下人提著的燈籠打量對方,心中都冒出了一些感慨驚歎之色。

鄭左生原來從中樞一路而來, 雖然經曆了貶謫的辛酸,趕路的艱辛。可去年中秋時, 他依舊文雅翩翩,一派文士氣度。

這回再見, 鄭左生不僅曬黑了不少,臉上皺紋更是加重,顯然這一年的縣令並不好做。

“孝先,你變化很大啊。”鄭左生感慨道。

今天白天他跟好友在隴縣到處瞎走,結果整個隴縣都在談論李複跟李複的小兒子。短短一年不到,李複竟然有這樣的魄力做出這麼多的事?

要是李複真有這樣的本事,他來隴縣也好幾年了, 怎麼就今年開始發力?想來想去,鄭左生覺得這必然是李複身後有高人在幫他啊。

再則,李複的變化也是很大。

首先他也是黑了不少,另外就是李複身上多了很多乾練的氣質。就像是一個文人教著小孩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誰都看得出來,他沒有務過農,吃過苦,他的雙手乾淨無繭,隻拿過書跟筆。

他用引經據典的方式教,學生也聽得如癡如醉,可其中就是缺少了真正的曆練跟真實。

而現在的李複則不同了,他就像是在春季去翻過地,除過草,他在禾田中流著汗到腰也直不起來。然後他再去教學生同樣的詩句,可這一次不僅有引經據典,還有他的真實感觸。

古人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大約便是如此了吧。

千言萬語,最終也隻彙聚成相視一笑。

“孝先,我那弟子現在如何了?今天我也聽人不斷說起他,不是我說你,昀哥兒還小,你現在給他凝聚人望還早了一些。”

李複笑笑不說昀哥兒的事,隻是道:“走走,咱們彆站路上說話了,去我家說。對了,這位是?”

剛才起,鄭左生的好友就一直後退兩步安靜地站在,他沒開口說話,卻比鄭左生要更加認真地打量李複。

好友立時自行道:“在下騫珪,豫州人士,去歲夏至辭官,索性各處遊學。恰逢到了涼州便拜訪了子明,誰知冬日遇到大雪開春又遇李巍躍謀反,倒是讓我困在了此地。”

“你就是得了崔公評價為濟世之才的騫珪騫之宜啊。”李複是真有點驚訝,剛才他隻關注老朋友了,都沒仔細看這騫之宜。

要說豫州也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更是個農業大州,水利灌溉工程那是相當的完備,所以是天下十五州中人口最多的地方了。

這麼發達的地方也預示著這裡麵豪門望族特彆多,而騫氏更是在其上的頭部世家。

你要說李氏祖上是皇帝,跟人家battle也沒用,畢竟人家也說了,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再則李氏亡國多少年了?誰還記得啊。喊出的口號說是要複辟李氏,那都沒幾個人搭理你的。

這騫氏不僅名門望族,騫珪的爹那一輩就被人稱為三傑,家裡三兄弟全是梁國高官。後輩子孫最優秀的七人更是被有濟世七才,騫珪獨佳這樣的稱號。

當然吹出這些口號的時候,騫珪都還隻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呢。

那會兒他都還在讀書,就算讀書聰明得不行,至少也沒看到他乾出什麼特彆驚天動地的事,怎麼就騫珪獨佳了?

這就跟臥冰求鯉一樣,人家騫氏是在早早給他凝聚人望啊。

可不管怎麼說,騫氏這麼大一家人,敢推出來騫珪就說明騫珪很聰明,不然推個傻子又沒用,他是能做官還是能帶家族更進一步?

總之這麼誇他了,雖然有誇大的成分,但還是能說明他的優秀的。

後來騫珪長大,他的其他親兄弟、堂兄弟也都出士了,騫珪也不例外,前幾年他就被人推舉做了梁國的守宮署,這個職位呢品階不高,但是他是跟在皇帝身邊的啊。

平常的時候,就是給皇帝準備準備筆墨紙硯,皇帝出巡呢就要伴駕,另外還要支持祭祀負責祭祀物品安排等等。

看似做雜活,但屬於天子近臣,是個非常香的職位。

李複沒想到這麼香的職位騫珪說不要就不要了,而且這麼大年紀開始遊學?有點奇怪吧。

一般遊學都是在十五六歲到二十幾歲,還在學習又沒入士的階段,那就到處走走攢攢人脈,也積累一下自己的社會經驗。現在的騫珪都37歲了,雖然比他要小一些,可再來遊學不是很合適了吧。

不過撇開一切來說,這騫珪的名氣是很大的,畢竟他的身後有騫氏還有整個豫州的文士階層給他揚名。混文人圈的,幾乎都聽過崔公對他的那句評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