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昀祭祀完了太廟後, 再由群臣一路護送他前往洛京皇宮,而後在禮樂中進入正門,再進入皇宮主殿奉天殿。
如今的洛京皇宮雖然是在梁朝皇宮廢墟上建造起來的, 但建造格局還有各殿名字均已不同。
曾經梁朝的主殿叫大福殿, 聽著有些俗氣。但這大殿的名字是朱淵取的,大福也是他老家福氣的意思。他這人也頗有點大俗即大雅的想法,加上賤名好養活這樣的觀念, 就給自己的主殿取了這名字。
衛瓘建造洛京宮殿, 李昀看設計圖紙的時候,順帶就開始想名字了。
奉天殿的由來是這個世界好像確實偶爾有一點點不科學,李昀最終還是決定謙卑一點。奉天的意思, 就是奉天承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依照天意民心而行的意思。
等山呼海嘯的萬歲之音再次響起之後, 也就表示李昀正式開國登基成為皇帝。隨後, 李複、辛娘、布氏等人也都被尊稱為太上皇, 皇太後, 太妃等職位, 而李翊則是大明開國後的第一位王爺。
除這些外,就是李複的宗親李樘、李曄這些人。
李翊不想跟大學生昀哥兒記憶中的大明一樣, 對宗親的安排是嚴禁他們當官,但因為一句親親之誼篤矣,又讓所有宗親由朝堂供養。
這麼一來, 這群人沒有權力希望,目標全盯在錢上了。加上也沒壓力, 都快跟豬差不多了,吃吃吃,生生生, 反正有朝堂養人。成千上萬的宗親啊,都要把財政吃窮了。
因此對李樘這些人,依照親疏遠近,也封了郡王,享有對應俸祿。可李昀也規定三代襲位後,後人若無功績,爵位陸續降低,直至沒有。
另外也下了旨意,所有宗親除額定俸祿跟特殊時節的規定賞賜外,朝堂不會額外供養他們。要想生活過得好,那就要自己想辦法奮鬥。
不過有利有弊,雖然不由朝堂供養,但經商、種地、考功名也不再限製他們,唯一有限製的就是領兵權。
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這個時代之前的皇朝並不保障士卒的權益。哪怕梁朝頒布了《軍防令》、《捕兵令》、《職述令》等,可士卒的月俸一部分竟然還是要根據是否打仗,是否打勝仗之類的因素才能取得。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士卒喜歡跟著能帶他們打勝仗或者是會維護他們給他們利益的將軍,時間久了,他們或被利益或被將軍的個人魅力吸引。
甚至本來屬於朝堂的軍隊,都開始有了‘某家軍,某家軍’的名字,也就是說士卒不再把自己當成朝堂的軍隊,他們要跟著這個將軍走。所以古往今來,才有這麼多的將軍振臂一呼,士卒就擁立他為主了。
即使將軍無有造反之心,可是皇帝聽了怎麼能不慌。一慌,猜忌的心思也就升起來了。
雖然目前李昀有意將士卒跟將領的關係分隔開,他給士卒的月俸都有明確規定,不會因為一個帶領將軍的強勢弱勢而獲得利益少或者多。同時,月俸也不會經過將軍的手,是李昀派遣在軍隊中的文書兼輔導員代表朝廷按月給予。
士卒每月上大課,都是強調他們是朝堂的兵馬,而吳期、鄧羌等將領,隻是負責帶他們的某場戰役的長官而已。
當然,即使這樣。
很多觀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加上現在天下未定,李昀也不想後院起火。
目前真有宗親大肆領兵,難免有人起想法,並想用錢財誘之,施恩惠於士卒。雖然現在李樘這些人老實得很,錦衣衛跟燕台一直盯著,也沒發現任何問題。
可李昀也不想試探人心。
目前先這樣,等天下大定再看看這些宗親野心大不大,能力又是否撐得起他們的野心。要是二者齊備,李昀不介意也送他們出海去。外麵世界很寬闊,稱王稱霸有的是地方。
李昀也不管李樘這些人是否滿意,不說開國皇帝的權力跟威信是最強大的,就今天天壇祭祀他這氣象,現在誰還敢反駁他。
等諸事皆了,時間也不早了。
還是因天下未定,李昀不喜鋪張浪費,因此也沒搞什麼晚宴。差不多結束後,李昀隻平平淡淡去了李複居住的寧壽殿。
大明皇宮建築規劃麵積是不小的,但目前主要完工了三座宮殿,分彆是開大朝會的奉天殿,李複跟辛娘布氏等人居住的寧壽殿,還有就是李昀居住的乾清殿。
除這三處大殿連帶的各色房屋及景色布置妥帖外,整個大明皇宮其他地方不少還是修建到一半,甚至有的地方更是荒草叢生,瞧著跟荒山荒地似的。
小兩年時間能有現在這個規模,李昀也覺得差不多了。
“娘,吃這個,味道不錯。”李昀將手邊一道小菜微微向辛娘挪移了一些。
他一動作,李複等人下意識停下了吃飯的東西聽他動靜。
“看我做什麼?”李昀笑道,“不過就是登個基而已,關上門咱們還是一家人。”
布氏小心看著李昀,一句話也不敢說。
雖然現在她兒子是王爺,她是太妃,這身份地位是扶搖直上。可李昀健健康康一天,她跟李翊就是看人吃飯的一天,這是沒辦法的事。
再加上今天見巨鹿入懷,真龍銜璽的情節,布氏當時極為興奮,事後又心虛得很。她確實想過事有萬一,可今天這情景說明他是天命眷顧,是真的真龍天子。一下布氏都怕她這想法得罪了老天爺,回頭報應在李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