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辰星以為眼花,忙仔細去看,竟真是綠色,乃一抹雜草發芽。
這幾日天氣怪異,二月春竟然下雪,如今見到一抹春色,便吟道:“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如此佳作,自非劉辰星所作,乃天朝唐代詩人韓愈的《春雪》。
劉辰星也並非抄襲古人詩文,乃應科舉考試內容之故,每日唐詩宋詞誦讀不斷,以期提高自己的作詩水平。
在日複一日的誦讀之下,這些詩文詩意已了然於心,便要求自己根據所見情境,吟詩一首,然後再模仿之。
正欲沉下心來,絞儘腦汁的仿一首,就見院門被從外推開,兩個披著蓑衣的人,駕著一輛拉貨的牛車進了院子。
天色陰霾,又有紛繁的雪花迷眼,本是看不清來人是誰,但那兩個相似的高大身影一出現,劉辰星就一眼認出來了。
“阿娘!阿耶接阿兄回來了!”
劉辰星朝左室喊了一聲,就從簷下拿了傘,趿鞋迎了上去。
劉千裡跳下牛車道:“阿星,院壩裡冷,你下來作甚!?趕緊回屋去!阿耶把牛拉到後院拴了,就回屋了!”
劉辰星打傘立在一旁,笑道:“我去廚房給阿耶打酒。”
劉青山一聽,也跳下牛車,趁機道:“阿耶說家裡知道我要回來,一早就燉了羊腿,你打酒時可彆忘了,給我撈一根帶肉的羊骨!”
就和現代寄讀的學生放假回家一樣,劉青山每次放假回來那天,柳氏一定儘所能弄一桌好食。
劉辰星也有些想阿兄了,便應道:“知道了,我給阿兄挑一根大羊骨!”
說完,進廚房,打濁酒,挑羊骨。
如今家裡條件好了,不像在老劉家,濁酒是劉老丈獨享。
還因著度數很低,和現代的四川醪糟沒區彆,已成家裡的日常飲品。
劉辰星很嫻熟地從酒壇舀了一海碗濁酒,又挑了兩根大羊骨,等回到正堂將兩樣吃食在地爐旁溫熱,柳氏早從左室出來了,劉千裡和劉青山也收拾妥當,一家人圍坐地爐閒話。
劉千裡將女兒遞來的熱酒一仰而儘,隻感從口直暖到心裡去了,拿著空碗喟歎道:“還是阿星貼心,不像青山這小子,若不是等他參加什麼書會,我早賣完山貨回了!”
賣山珍野味,還是劉家的一項主要收入。
劉辰星想到現代加工後的商品能賣更高價格,就出主意讓獵物醃製成乾肉,再拿去賣。
若遇上野兔這類皮毛好的,還能將皮毛處理了屯著,等冬天再拿到縣上去賣。
同理,鑒於冬天沒有新鮮蔬菜,翻來覆去就是古代大白菜菘菜,劉辰星便將平時采摘的野菌木耳等山珍曬乾,專門於冬天賣,可比春夏時節的新鮮山珍還好賣。
劉千裡今天就是去縣城賣這些貨物,他大約每十天去一次,正好劉青山讀書十日一休,就可以接了兒子一起回家。
所以,劉青山知道自家阿耶就是嘴硬心軟,又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但還是求生欲強烈地咬下一大口羊肉,為自己辯道:“不臨考前多見識下怎辦?誰讓我有一個年僅十三歲就要參加科舉的阿妹?萬一我考在阿妹後麵,我這兄長的臉往哪放?”
聞言,劉辰星念及不日後的縣試,烏溜溜的大眼睛閃過一抹勢在必得。
既然苦於村學再無所寸進,那就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