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正是出行的第三日。
清晨,從旅店出發不到半個時辰,就淅瀝瀝下起了雨。
俗話說:三月雨,貴如油。四月雨,好動鋤。
春耕才過,四月的時候,莊稼開始生長,下點雨能鬆鬆土,便於除草,莊稼方長得好。
劉辰星從小就在田間地頭長大,知道農家人的不易,自也盼著四月天的雨。
可如今在路途上,白天下雨就一言難儘老人。
雨雖不大,不過綿綿的小雨,他們背簍兩側又有兩根竹節延伸至頭頂上方,架著一塊竹編的方板,遮擋小雨還是能夠的。
卻奈何地上是土路,雨一下就泥濘不堪了,沒走上幾步,庶士的白色長衫下擺儘是泥漬,江湖夢還是星星之火就被這場小雨撲了大半。
等在雨中走了一兩個時辰,還尋不到一處可躲雨之地,而泥漿越來越多,已經顧不上新衣受汙,隻歎腳下草鞋敷了厚厚一層,步履沉重。隻感何為江湖夢?
莫怪時人稱旅途乃行役。
吾隻想尋一避雨處。
大概心中渴望太強烈,倏見道路右側的林間有一屋舍,劉辰星指向道:“阿耶,阿兄,前方可避雨!”
聞言,父子二人隔著林子望去,依稀可見有一屋舍,當下亦是大喜。
爺仨忙趕去避雨。
然待走近,卻是一座廢棄已久的廢廟。
此廟不大,一眼可觀全景。
位於林間掩蓋之中,一個木結構的四合院。
院子外牆體已是半壁殘垣,隻剩木質的廟門還在,正半關半掩。
透過倒塌的外牆看入廟內:
庭院雜草叢生,散落著幾塊腐朽的木板。
觀東西兩排屋室缺窗少門,可見庭院裡的木板應是兩側屋室門窗。
廢廟雖殘破至極,但麵闊三間的正殿卻還算整齊,不見門窗損壞,頂上的灰色瓦片也算完好,當是一處不錯的避雨地。
在鬼神觀念充斥的時代裡,這種廢廟……
一時間,爺仨默默無言。
唯有雨點陡然變大,頃刻間從毛毛細雨,變成了豆大的雨珠,眼見就有傾盆之勢。
劉辰星:……
這是要催促他們趕緊進去嗎?
劉千裡看著臉上一言難儘的兒女,心底那一絲陡然升起的發毛不覺散去,道:“為了躲雨,我們連午食也未用,這雨眼看是不會停了,就進這廟宇避雨一陣吧!”
言畢,一徑上前,“吱呀”一聲推開半掩的廟門,撲起灰塵萬千。
劉千裡回頭對兒女道:“阿耶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