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她隻用在剩下的三道題中,選一道策題作為重點公破,即可保證這場考試通過,最終州試榜上有名。
比起解元的榮譽,劉辰星毫不猶豫的選擇穩,先過了州試再說,畢竟過了可有每月一千文的額外俸祿。
劉辰星三擇一,選了一道為:儒家思想資源中哪些有利於當今國家治理?
至於另一道戰爭問題,她常年生活在消息閉塞的鄉村,還是彆逞強以為自己能寫得多出彩了。
而針對進士科每年錄取人數,權貴子弟至少占九成怎麼看?她現在力量弱小,當然沒任何意見,隻能順著誇此乃言傳身教、家風等方麵,這樣寫必然也難出彩。
如此逐一審題下來,劉辰星心念既定,就開始答題。
待選中的第三道的策題寫完,已經快要中午了。
用了簡單的午食,劉辰星並不急於寫剩下的兩道策題,而是將重點攻破的三篇以策文體格式,以及華麗的詞彙,重新書寫一遍,再檢查後謄抄上答卷。
到此,已經大下午了,還有兩個時辰不到就該交卷了。
劉辰星這時才開始寫另外兩道不好答的策文。
這一場考試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文采風流,實在不易,無一個考生提前交卷。
幸有白日未能完卷,許燃燭夜試,以三條燭儘為限。
這正是:三條蠟儘,燒殘舉子之心。
一時間,考試院內,儘是未能完卷者的嚎哭聲。
劉辰星看著案上燃儘的蠟燭,她頹然坐在席上,總算趕在官吏收卷前,將最後一字寫完。
隨眾走出考試院,劉辰星抬頭望向漆黑的夜空,天幕上繁星璀璨,明天是一個大晴天。那麼,她應該還考得不錯吧?
暫無答案。
然,是日深夜,閱卷室內燈火煌煌,亮如白晝。
“不是祖上三代務農!?從未來過州城,我們貝州漕運和商業發展問題,她是如何答得如此詳儘!這至少甲第!”
“戰爭和進士錄取問題,雖然缺乏一針見血的的真知灼見,卻也無問題,反到文風清奇,按評判標準似乎也當甲”
話未說話,在場眾人當下深吸口氣,刺史想到崔相,不由又將崔堯的五篇策文拿出,兩邊一對比,到底顧念李家宅邸那位要的公平取仕,他長歎一聲,道:“公正排名吧!”
一天之後,清河李家府邸。
下午向晚,紅霞盈天。
方磚鋪地的庭院中,男子錦衣金冠,跪坐於廊廡下,身前設案燃香,古箏置於案上,一曲《十麵埋伏》畢,起身返回內室。
臨窗書案前,正是本次州試第三場策文試卷,共三人十五篇。
男子一腿屈膝坐於案前,這次未從第三名開閱,直接拿起榜首所作五篇策文,一一看下去。
大概策文涉及實際處理問題,男子需要邊思邊看,良久才閱完放下試卷,對一旁侍立的虯髯客道:“此卷考生有實乾之能,但答題取舍十分狡猾,避開尖銳策題,可見其性格當是識時務之輩,雖不能當手中利劍,卻堪為己用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