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來到河運邊上放眼望去,一眾碼頭遠遠排開,其中各有分工,有專供運客的客運碼頭、百貨碼頭、運糧碼頭、運鹽碼頭等不下五六個,每個碼頭人頭攢動,不是在上貨就是在下貨。
而碼頭上,還有找準商機擺攤設點的小商販們。
他們可沒有市上的小販那般拘束,都賣力地吆喝著自家的物什,吸引了眾多船上的商客工人駐足挑選。
大概正是大清早用朝食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以買早點為主,買了後就或立或坐在攤位上開吃,也不有不少人邊走邊食。
這種接地氣的熱鬨,又是另外一種繁華,滿滿的人間煙火味。
薛圓最是禁不住感染,望著那一個個賣吃食的攤子,懊惱道:“我怎麼就傻得在旅店用食!要感受當地美食,當然要吃這些小攤上的!”說話間那懊悔,隻差捶胸頓足了。
劉辰星沒想到薛圓竟有這一番見解,簡直和她不謀而合,要想儘快體味本地的生活,當是首選民間小吃,不由也有後悔起來,口中卻勸道:“算了,才用了朝食,這會也吃不下了。不過我們走的大運河,和陸路一樣,每三十裡有一水驛,水驛周圍應該也聚集了不少的攤販,到時停船補給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下船挨個吃遍了。”
薛圓一聽立馬轉憂為喜,讚道:“阿星,還是你聰明!我們到時每個攤子上也不能多買,就買一小份,你我分了吃,這樣才能多吃幾家!”
眼看二人就有立在原地討論起來的態勢,一旁薛程也實在擔心劉辰星好好一個解元被就自己胞妹帶偏,趕緊打斷道:“時辰不早了,前麵就是客運碼頭,我們先找到船安置行李吧!”
正說到興味上,就被生生打斷,劉辰星有那麼一絲掃興,但登船才是正事。
他們定的是一艘大客船,根本不用多找,在河上數十艘大小船隻中,幾乎一眼就看見了他們要坐的船。
與旅店店主所言無差,乃一艘樓船,上建兩層樓,長近兩丈,儼然一龐然大物。
原先還有幾分擔心古代生產力低下,造船技術估計泛泛,此時一看卻不由放心,大而穩,應該安全。
劉辰星暗暗點了點頭,等薛程和船主對過憑證,她已然迫不及待地欲牽馬上船,想看一下船上可又是彆有洞天,讓她大開眼界。
卻不及登船,隻見人群中突然一陣騷動,聞聲看去,卻是有兩個騎高頭大馬的貴介公子,在五六個仆從的隨侍下而來。
高居馬背本就醒目,加之兩位馬上公子容貌不俗,劉辰星一眼就認出容貌俊朗的是崔堯,氣質冷清的是杜元朗。
雖是認識,可官宦子弟出身的舉子,素來和他們寒門舉子無交集,劉辰星一眼掠過,見對方似乎沒看見他們,這正好免了彼此的尬聊,她就立馬收回目光,牽馬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