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鳳華最新章節!
既然小有才名了,接下來的日子,劉辰星就不再經營名氣了。
一來適合她參加的宴會本就不多,還能讓她才名更錦上添花的幾乎沒有,便是想經營也無處實施。另一方麵,雖知道時下以才名取仕是大流,卻也要自身硬才是,在考前的最後關頭,還是靜心備考為好。
隻是已經歲末時節,在像現代高考一樣的封閉式集訓之前,得先把年貨備齊,畢竟人不隻是生存,也要生活。
尤其柳阿舅一個人在長安生活了八年,如今她阿星來了,怎麼也要置辦個熱熱鬨鬨的新年,讓柳阿舅感受一下家的溫暖。
想到這些,劉辰星頓時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這天是冬至的第二日,不知可是入了三九天,氣溫驟降,雖然還未下雪,卻哈氣成霧。
長安百姓雖是富庶,可暖爐還是太貴,普通老百姓家依舊消費起來太勉強,多數和他們老家安家村一樣,在堂屋中間挖一個深坑做地爐,再用比木炭便宜許多的木柴堆在地爐裡取暖。
燒柴,雖有些嗆人的煙味,可釋放的熱氣卻很足。
然,書房裡有宣紙、書本,挖一個深坑做地爐,實在太易起火,而且這是租來的房子,也不好隨意改變,是以天氣冷了之後,就轉到堂屋裡學習了。
正房兩間,正是堂屋和書房,書房有窗有門,堂屋不說門窗,就是南邊一整麵牆都沒有,冬天又暗得早,正好光線透過堂屋南麵照了進來,頗為亮堂。
……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這是北宋王安石的《梅花》古詩,隔壁程大娘程蘭家裡院角處恰好也有一株梅樹,今早見梅花開得正好,就折了幾枝送過來插瓶。
柳阿舅是一個務實的男人,饒是心細,也沒那個閒工夫買了花瓶到屋子裡點綴。
都說外甥像舅,外甥女像姑,劉辰星多半是個異類,她和柳文蘇一樣是個務實的人,自來長安掌管了家裡的一日三餐開銷,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哪裡舍得再花錢去買花瓶,哪怕是粗瓷花瓶都得近百文,這都可以買兩斤粗鹽了,作甚買那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不過如今也算是半個文人了,少不了附庸風雅一二,劉辰星就拿了廚房的粗瓷罐插瓶,再放到書案上,也是頗為雅致。
奈何今上午柳阿舅去赴同僚之約時,見這梅花,便命題一首《詠梅》,讓詩、賦各一篇。
劉辰星隻得奮筆疾書將今日功課完成後,才有時間坐在地爐旁的書案前列年貨清單,但寫了一半,卻不由握筆停下,就望著桌上那暗香浮動的金黃色臘梅一歎。
劉青山坐在地爐左側學習,和劉辰星麵對麵隔著火爐而坐,聽到歎息聲,便問道:“怎麼了?可是作詩不滿意?我來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