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開火鍋店,至少得做幾口鐵鍋,本就不多的成本,一下子又攤高了。
劉辰星索性退而求其次,不賣火鍋,改買街邊麻辣燙。
一來成本低,二人不需要多少人,像現代街邊上推著車的麻辣燙,兩個人手都忙得過來。
這樣投資少,正好可以試試水,如果這時的食客接受不了這種麻辣味道,也可以及時收手,賠錢也賠不到多少,不會讓她荷包大失血。
她要賣麻辣燙,當然少不了劉青山這個當兄長的,薛圓作為吃食愛好者,也自詡家族遺傳有做生意的天賦,也免不了要摻一腳。
對此,劉辰星也不排斥,薛圓的性子她知道,加之他們兄妹都是考生,精力有限,多個薛圓當合作夥伴也是不錯。
至於一早就說要合夥的崔堯,如今都已是狀元了,現在還已經確定要去國子監最高級彆的國子學繼續深造,她在崔堯和杜元朗來看望自己之時,也就不提賣麻辣燙的事打擾他們。
有了薛圓和阿貞主仆加入,再有柳阿舅和薛程他們幫忙一二,二月還沒有過完,麻辣燙便盛大開業了。
因為是三人一起,麻辣燙名字再叫劉大娘麻辣燙也不妥當,可劉青山和薛圓一致認為火鍋底料是她搗鼓出來的,當叫這個名字。
於是,二月的最後一天,劉大娘麻辣燙的旗招,就在平康坊平民居住的東北隅一個十字街口邊開業了。
沒辦法,禮泉坊在城西,他們兄妹住城東,饒是賣麻辣燙被熟識的舉子看到影響不大好,也隻有先將就著開業。
就像賣羊肉湯一樣,兩口定製大鐵鍋架起,一口鍋是招聘麻辣鮮香的紅湯,一口鍋是鮮香濃鬱的白味湯,再定製一個長方形大木桌,上麵擺滿了竹簸箕,每個簸箕裡都分門彆類的放了各種佐菜。
食客要吃哪種菜,就自己動手夾哪種。
為了省去串簽子的人力和時間,劉辰星在一旁備了大中小三個大小不一、價格不同的的空簸箕盛菜計價,食客拿空簸箕選菜,然後再將選好的菜遞給負責在鍋邊涮菜者。
如此一番,食客就沒事了,隻需從棚子下的七八張木桌挑一張入桌,等著涮好的麻辣燙上桌開吃啦!
又鑒於夜禁和每日頗重的學習任務,劉大娘麻辣串隻賣午間。
如此,每天中午,就見兩個女著男裝的小娘子,你一聲我一聲的高喊:
“麻辣鮮香,就是劉大娘麻辣燙!”
“劉大娘麻辣燙,您身邊的火鍋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