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朝臣心中微動,“汝能代朕”四個字更是在心頭久久盤亙不去。
他們有為之高興者,有眉頭緊蹙者,有無任何反應者……
眾生萬象。
魏王身為當事人,卻似乎沒聽懂女皇任何暗示,他神色絲毫不變,隻領命道:“臣,遵旨。”
居高臨下,女皇鳳眸冰冷地掠過一眾朝臣,落在魏王身上,鳳眸終於又有些許暖色,隻是一切的神色變化終是掩在袞冕垂下的十二旒白珠之後,讓人看不清任何喜怒變化。
女皇又看向殿中二十八名舉子,見他們中絕大多數不是大汗淋漓,就是身體微微顫抖著,她包容一笑,和顏悅色道:“朕若在場,汝等皆會緊張,影響考試發揮,現有朕之嫡長孫代朕監考,汝等當平常心應試。”頓了一頓,聲音一肅,“但朕也會不時過來看之,汝等勿要鬆懈。”
說罷,女皇看了一眼龍椅左上方著正三品命婦朝袍而立的歐陽子衿,便張開雙臂,明黃色的寬袖垂下,左右而侍的宮女立馬恭敬攙扶。
“恭送陛下。”
見女皇在龍椅周圍侍立的一眾宮人和禁衛軍簇擁下離開龍椅,滿堂朝臣齊齊叉手一禮,恭送女皇離開。
女皇一走,含元殿中的空氣似乎都少了幾分緊張的壓製感,侍立在朝堂左右的官員也開始三三兩兩的離開。
今日並非初一、十五的大朝日。
而這種每日都要舉行的常朝日,隻有文官五品以上及中書、門下兩省供奉官、監察禦史、員外郎、太常博士這種常參官會參加。
所以,常朝日上朝的官員算不上多,不過片刻,二十來名官員便離開了含元殿,殿下隻剩魏王及省試負責閱卷的五位考官。
這時,歐陽子衿從禦案前捧起一個漆金描黑的木匣,緩緩走下龍椅所在的高台,向魏王微微欠身,道:“此乃聖人所出的策文題目。”說著美眸看了一眼第一排右手的鄭婉晴,又道:“舉子中有我的侄女,我當避嫌,接下來就交由魏王了。”
魏王一言不發接過木匣,略一頷首回應了歐陽子衿。
如此,考題就落在了魏王手中。
而據聖人三日前張榜通告,題目乃女皇親自確立,匣子更是女皇親子蓋上,並看著宮人上的封條。
也就是說,考題是什麼,至今隻有女皇一人知道,也就不存在什麼泄題與否了。
然後最終名次也將有女皇親自確定,這樣應該就和監考的魏王關係不上了,
劉辰星瞟了一眼站在身前的魏王,心中暗鬆了一口氣。
魏王自幼在大明宮長大,如今又身為掌朝集禮儀的殿中監,一聲吩咐下去,很快就有宮人悄無聲息地在殿中布置好二十八張桌案及紙筆。
又在一眾舉子的右側設置了五位考官的桌案,魏王作為代女皇監考之人,其長案坐榻自是不能尋常,乃在一眾舉子的正前方。
須臾,一切準備就緒。
劉辰星等眾舉子,也終於按照省試的名次逐一在殿中的考試案前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