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赫然指向劉阿婆,嚇得劉阿婆才踏上正堂的腳一收,隻聽張明府道:“乃至親,但現在已經分家了,就是兩家人。他們若冒名領聖旨,那就是欺君之罪,罪可當斬!得要掉腦袋的!”
“啊!”
聽到要掉腦袋,劉阿婆捂著脖子就退到了劉老丈身後。
根本沒注意到張明府口中的冒名,隻是想到他們分家了,他們跟著領旨就是得掉腦袋。
知道沾不上光了,劉老丈心下一歎,麵上卻是斥責道:“胡鬨,那是給老二夫妻的聖旨,你去做什麼!好生呆著!”
有了劉老丈這一句,柳氏知道老劉家的人不會跟進正堂,她嘴角微微一翹,目光鄭重的看向堂上拿聖旨的官員,在他身後還有兩個各捧著錦衣的小吏,那是她女兒給她掙來的榮光。
柳氏“咚”地一聲隨著丈夫劉千裡跪了下來,但是她的雙膝一點也不覺得疼。
女皇,她該跪!
十年前,女皇給了女兒讀書科舉的機會。
十年後,讓女兒願望成真,從此天高海闊,任其高飛。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劉千裡乃聖龍十年殿試第一名劉辰星之父,潔己自修,與人不苟,負壯心於科第......遂成賢女。柳氏乃其母,惠朗知書,溫恭守禮......成令女之才名......屬祿養之方隆,可無褒寵?茲特賜二人各錦衣一身,欽此!”
村民們雖聽不懂官話,但聽著宣讀聖旨的聲音抑揚頓挫,劉二夫妻又鄭重無比的跪下,都不禁安靜了下來。
聖旨文字不多,百來個字,就是說劉千裡和柳氏教女有方,所以各自得了一身女皇禦賜的錦衣。
為了多給劉二夫妻做臉,張明府在倆夫妻接了聖旨和錦衣之後,還高聲將聖旨用白話文的方言說了一遍,徹底讓安家村村民知道劉辰星現在已是平步青雲,劉二夫妻自也跟著成了天邊的人。
聽著張明府的恭維,還有圍在身邊的眾鄉親們已經羨慕中帶上了恭敬,柳氏也是俗人,此刻心情可謂驕傲無比,眉梢眼角也是得意,但捧著錦衣的手卻微微一緊,目光越過分群望向門口:
吾兒吾女,你們何時才歸?
阿娘真想你們。
……
柳氏慈母的思念在沒有現代通信設備下,自是無法傳達給兄妹二人,但是劉二夫妻接聖旨的時候,兄妹倆已經離開了長安。
又說兄妹二人大運河乘船,從洛陽到貝州順風順水,日行千裡,第二天晚上竟已到了當年登船的清河碼頭。
受宵禁之困,兄妹倆又在船上住了一宿,次早就恨不得立刻歸家,未料刺史早派了人候在碼頭攔人,他們推遲不過,隻得應邀用了一頓午食。
如此脫身,又日夜兼程行路,終於趕在兩日後的中午,抵達了青陽縣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