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武舉乃今年殿試第一名劉娘子提出,為此女皇還賞賜了劉娘子一座長安的宅子。”一個食客頗為羨慕又眼紅地道,“如果我在長安能有一座宅子,也能將老娘和妻兒從百裡之遙的京畿郊縣接到身邊,奈何長安宅子貴,租金也不低,現在的俸祿實在負擔不起。”
“劉娘子能得一座宅子,也是應該的!”有人為劉辰星說話道:“一眾開國名將已經離世多年,其後人並無傑出之者,能算的上不錯的也就那幾位了。劉娘子提出武舉,不僅給了我們老百姓一個出仕的機會,更是大大為聖人和朝廷分憂,選拔了出色的軍事人才,也是為保我們的國家長治久安,實乃大善也!彆說一座宅子了,女皇再賞一座,也是應當!”
“不僅如此!考慮到武舉選拔出的將帥之才,很可能會有紙上談兵的問題,劉娘子建議武舉出仕者當先到軍隊中磨練幾年,照舊從基層做起。另外,劉娘子思及武舉出來的人,可能是大字不識的莽夫,還建議增開軍事課。”又一食客說著,不由越發心生佩服,對劉辰星讚不絕口,“劉娘子雖然隻有十五歲芳華,其心思之縝密實非我等能及。”
讚歎之下,自有人附和感慨,“以前是我等著相了,懷疑劉娘子乃一介女子,還是農家出身,根本不可能連奪榜首,如今才知是自己狹隘了,此等才智當真是令在下佩服至極。若能有機會結識一二就好了。”
當然,也就有人聽不得這些言論,畢竟認為女子就當居於後宅之內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
“不過提出了一個武舉而已,就讓你們這樣佩服,有些事還得再看,某勸各位不要言之過早。”
看不上女子的人還不在少數,立馬就有人響應道:“一個十五歲的農家小娘子,有這等見時識大家不覺得奇怪麼?要知道空穴不來風,我看劉娘子就是魏王的人,當然劉娘子應該也有一定的才學,不然在女皇麵前沒法交代,但是肯定沒有傳聞中那等天縱奇才。大家想想,柳補闕提出殿試,劉娘子提出武舉,文武二試怎麼就這麼巧合讓他舅甥二人說了?在下看這中未必沒有魏王的手筆。”
這一分析來,還果真有人點頭道:“有些道理,如果沒有劉娘子卷入科舉舞弊,柳補闕怎麼會提出殿試?魏王當時負責隨女皇監考,當場就想出了諸多關於殿試的規則,怕這之前就早有打算了。所以,劉娘子和魏王有男女私情,多半是真的了。”
……
還不及高興食客對自己的推崇,就又聽到自己和沈仲夷的緋聞了,劉辰星心中一塞,一抬頭果然就見耶娘和柳阿婆,甚至堂弟劉青海,都一臉震驚地看著自己。
看來今天不解釋一個清楚不行了,好在她早有準備了。
為了避免這些食客再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話,劉辰星趕緊叫酒博士結賬,又對柳氏他們尷尬地笑道:“阿婆、阿耶、阿娘,這一切都是誤會,我回去仔細說給你們聽。不信,你們問阿兄,他也可以作證。”
說著,劉辰星一邊僵硬的笑著,一邊伸手在挨坐著的阿兄背後一擰,痛得劉青山濃眉大眼猛地一睜,連連點頭,“我作證,阿星說得都是真的。”
暫時安撫住家裡的長輩,劉辰星不再耽擱,忙率先出了酒肆,要回了車馬,就領著一家人向道政坊的新宅子回去。
也在這時,在劉辰星一行人進城的城門處,有一城門衛換下戎裝,來到了與道政坊北坊門正對的興慶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