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的生活智慧(2 / 2)

寒門鳳華 西木子 3371 字 11個月前

劉千裡還是會找人。

胡餅一個胡字,說明從西域傳來,在長安最不缺就是白皮膚高鼻梁的西域手藝人攤胡餅。

估計也是對這樣的異域人心存了陌生,才找了一個不起眼的五十多歲的老丈胡餅攤子問話,對方看劉千裡是食客,也免不得閒話家常幾句,“誰不盼著下雨啊!?我記得上回下雨還是三月下旬的時候,這轉眼都一個多月了,還不見下雨,可怎生是好哦......“

攤餅老丈後麵說什麼話,劉千裡已經不大聽得進去了。

心裡隻有一個念頭,怕什麼來什麼,還真讓他料中,這是要旱了。

又聽得最該下雨的時候沒有雨,劉千裡也一下知道今年關中的小麥必定欠收。

然後他又發現因為女皇在位這些年,風調雨順,過了這麼多年的安穩日子,即便是有意囤糧的糧商,他們其實還都很樂觀,認為也就是小打小鬨的旱了一下而已,雨肯定還是要下的,畢竟這才一個月沒下雨而已。

劉千裡沒有這麼樂觀,主要是家中無糧,他這個老莊稼人心慌,於是才來長安不久,趁著米價還三百文一鬥的時候,就先買了五石糧食。

一石等於十鬥,五石就是五十鬥,整整大約現在的六百二十多斤糧食。

這時的古代和現代一樣,城裡人一貫不喜歡存糧,米麵這些主糧最多存上一個月便罷了,遇上那家裡人口多的,家庭主婦又多空閒,甚至一個月的糧食都不會存,就買三四天的口糧,吃完了再買就是,反正方便。

店家見劉千裡一下買了這麼多口糧,劉千裡又抹得下麵子講價,一鬥糧食還給少了二十文,一共花了十四貫在錢,這才以前老家得時候根本想的不敢想,十石糧食十四貫,簡直就是天價了,許多農家幾口人一年到頭可能都掙不到十四貫,這長安真不是一般人能呆得下去了。

花了大價錢買了這麼多糧食回去,有人看到了,少不得嘲笑兩句,大意說現在糧價這麼貴,還這樣買糧食,不是傻了是什麼?萬一轉眼下雨了,緊跟著秋收一來,糧食價格自然就要降下去。

劉千裡也這樣考慮過,但還是那一句話——家有餘糧心不慌,四十來年的莊稼人習慣改不了,再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如此用他們夫妻的積蓄花大價錢買了這些糧食之後,劉千裡就緊迫地開始擺攤子,總要有營生,不能坐吃山空。

長安生活太不易。

書客居網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