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脫殼為米,也比麥多!
舉族雀躍。
十二月,桓帝駕崩。於是永康這個年號,隻有六個月。
桓帝去世,竇皇後稱皇太後,即與父親竇武臨朝定策,迎立解犢亭侯劉宏,是為靈帝。
建寧元年,正月。劉宏儀仗抵達洛陽城外夏門萬壽亭。竇武率文武百官迎接。次日,劉宏繼位,改年號建寧,以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及司徒胡廣三人共參錄尚書事。追尊父親劉萇為‘孝仁皇’,陵墓為‘慎陵’,母親董氏封為‘慎園貴人’。大將軍竇武因定策劉宏繼位有功,其族人加官進爵,從此竇氏外戚權傾一時。竇武依賴太傅陳蕃主持朝政,陳蕃大量啟用在第一次黨錮時受罰之士人,並合謀鏟除宦官。
桓帝駕崩,舉國哀慟那是假的。
不知有多少人在暗中彈冠相慶。
然,對於涿縣劉氏,這一年的祭祀卻要肅穆許多。
正如《四民月令》所載:“正月之朔,是謂正旦,躬率妻孥,潔祀祖邇。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正日進椒酒(用椒浸泡的酒)柏酒(柏葉浸製的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食人身輕耐老。柏亦是仙藥。進酒次第,當從小起,以年少者為先。”
村中祖祠。
與一般異姓聚落而居的村子不同。涿縣劉氏是整個氏族一起祭祀,非各家各戶單獨祭祀。
族中孩童雖年少者眾多,可被排在前列的隻有四人:文、修、武、備。
劉修年紀最小。最先向先祖敬酒。然後是劉備,劉武,劉文。
劉修之父,名毅,字元起。早年出外經商。年前複歸。劉修家境好轉,讀書習字,更加勤勉。
劉備父輩,族中亦選出四子。
弘、晃、魁、毅。
意為:廣、明、高、堅。
不得不說,族中取名,有其深意。且每代皆選四子,為複爵大業。
劉備不知道,天下失爵者的後代,是不是都像自己這般累。乃至於不惜舉三百兵討賊。一生顛沛流離,妻離子散。
這,真的好嗎?
年後劉備七歲,卻有六尺身高(1.425米)。長此以往,身高八尺也不是夢啊。也不可過高,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豈非不美。
當然,生長也有先後之分。
劉備被三叔灌下太多鹿血蛇膽諸如此類,提前發育實屬正常。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手頭有錢,萬事不忙。背後有槍,誰怕流氓?
張小胖家送來的那錠上好的麻鋼,本是給劉備鑄劍。卻被他央求三叔,改打成了送給牽招的燕尾八麵矛。待器成,寒光奪目,鋒利異常。隻需加一槍柄,牽招便可舞動。
為何隻有槍頭而無杆。乃是槍之長短、粗細、輕重,因人而異。以牽招今日之身形,後期必然還要成長。槍柄需適時加粗、加長、加重。由牽招自行決斷。
普通刀劍,不過千錢。
五十煉鋼,近萬錢。
百煉鋼,需萬五之數(一萬五千錢)。
此矛乃上等麻鋼鍛造,不啻百煉鋼!
絕對是一份拿得出手的禮物。
即是私禮,無需張揚。母親又請村中匠人做了漆木長匣,內襯錦緞,托耿雍交崔鈞捎給牽招。
槍纓就不用了。牽招是用它來對敵,可不隻為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