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獻費’,是指諸王列侯的封地,田租、算賦和口賦由諸王列侯征收,但要交一部分給皇帝專享。稱為:獻費。‘人歲六十三錢’。
原本獻費也是要另行收取的。劉備卻選擇代付。
實在是不好意思再抽稅了……
正如前麵所說,這個時代田租雖輕,賦稅卻重。以劉備家的租稅收入來看,田租不過是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此是對編戶齊民。市中商戶,賦稅非但數倍於齊民,還需另繳:市租。市租,乃是商業稅。
林林種種加起來,不算自家百畝良田、寢肆、酒壚、湯池、客舍的收益,隻稅賦劉備便年入兩百萬錢。
他還隻是一個亭侯。
當然,以樓桑邑兩千餘戶的規模來說,他的收入已堪比鄉候。
然,有遼東豪商田韶,為其幼子入學樓桑,一擲五百萬錢!乃是劉備兩年半的封邑收入。
這個時代,真心彆比富。
收入頗豐,支出也大。治舍蓋屋、伐薪作炭、種禾織墊、造船架橋、通渠鋪路、都是劉備先行墊付。獲利齊民逐歲返還,分期付款。總體來說,入能敷出,賬麵持平。
兩萬餘口的聚落,人手也漸不夠用。劉備這便書信縣中,從涿縣各地廣招良匠。
旱地改水田,是重中之重。隻可惜清溪水渠,芒種前未能完成。本季依舊種麥。按照進度,來年必不會誤了農時。
耿雍忙於市中,置舍(驛站)中的置長(驛長)一職,便交由崔鈞兼顧。雖說都是鬥食(月穀十一斛)小吏,卻可除一切徭役!切莫小看了樓桑郵驛。因掛著少君侯的名義,百姓的書信包裹往來,皆可使用郵傳。不要太方便!當然,書信包裹都要經過郵書史、郵書令史、郵佐的層層勘驗,才能寄出。規矩都懂。萬一混入奸佞細作,用書信誣陷少君侯,豈非萬死莫辭。
自崔鈞一下,還有置丞、置掾、置尉、置嗇夫、置佐,廄嗇夫、廄佐、主辦,廚嗇夫、廚材、傳舍嗇夫、傳舍佐,郵書史、郵書令史、郵佐,驛佐、驛令史,問通官(處理戍邊書信往來)、外郵掾(處理涉外郡國書信往來)……
加上郵卒、馬夫、庖廚、仆從,崔鈞竟管理百人!
鬥食是朝廷的俸祿,劉備還有一份封賞。十分優厚。
置舍建在樓桑正北。樓高五層,入雙闕後可見。乃是一棟橫跨官道的門樓狀建築。傳舍郵驛,分列左右。後院還建有馬廄,車房。十分雄壯。前漢末年,天下大亂。王莽纂權,諸侯並起。傳舍郵亭多遭焚毀,十不存一。劉備主動要建置舍,縣中自然是滿口同意。
然,與東西兩處入口一樣,也未增建邑門。
恩師盧植言道:此乃開門揖盜。
好在鄰裡和睦。部曲精卒守土有方。人員往來雖密,卻不見賊寇。
立秋前後,樓桑白湖終於連成一片。橋樓已造過半。順陽衛親族半數遷入新居。橋樓歸市,漸成氣候。
水軍部曲,也算初成。
潘鴻、朱蓋二將,率領麾下部曲,乘舲舟來往於清溪溝渠,日夜巡邏。防止即將豐收的稻穀,被賊人縱火搶掠。
學壇的宿館也擴建完畢。宿館背靠前院左右側牆而建,分三層。與酒壚類似。一層是通鋪,隔成數間大屋。二層是精舍,四人一間。三層是彆館,供世家貴族子弟攜婢女家仆起居。
寒門子弟的食宿學費,一概由劉備支付。世家貴族子弟的一切用度,則需自費。若願住通鋪,吃簡餐,即便是貴族子弟也無需付費。除此之外並無不同。
同堂課業,因材施教。皆出自四位大儒,未有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