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黃門侍郎(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194 字 8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如何圩田是下一步。首當其衝,乃是將河堤築成。

築造大堤,時下已有豐富的經驗。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依據都江堰水勢地形特征,以“榪槎截流導流、卵石護岸、竹籠盛石築堤”,功能顯著。

榪槎(mà chá),亦作“榪杈”。用來擋水的三腳木架。

江水磅礴大氣。非一條溝渠可比。蘇伯領人造督亢溝堤的工程難度,顯然要比都江堰小太多。

盛碎石的竹籠分兩種,一種是方形,壘高用。一類是圓形,平鋪用。

碎石易得。涿郡河渠縱橫,巨石少見,礫石卻到處都是。算是涿縣特產之一。尤其是巨馬河沿岸,礫石堆積深厚。這便運來,裝填盛石竹籠。不著急下樁。待疏通酈亭溝,水位下降。再下樁沉石。整個冬季,樓桑良匠都在為通渠築堤忙碌。此也是邑民關注的頭等大事。

少君侯如願進爵鄉侯。封地擴大十倍。雖說督亢,澤廣泥深,無處落腳。然而天生劉三墩。少君侯胸中必有良策。

經由在西林邑中暫住的淮泗人家,少君侯已命周泰蔣欽傳令。言,今年戶戶將獲吉宅一座,分良田五十畝,牛馬若乾。先時落戶樓桑的工匠附民,家中沒有五十畝良田的,也要補齊。眾皆大喜。

又報備郡中,廣招良工。

熹平五年,春。朝廷六百裡加急文書送到涿郡,讓郡縣官吏與臨鄉侯劃分封地。

劉備得知,鬆了口氣。

待郡縣官吏抵達樓桑,這便與侯府家臣一同丈量土地,劃分封邑。

督亢澤便是天然的分界線。水澤儘歸劉備。又把與樓桑毗鄰的酈亭、大利亭等,割給少君侯。湊足百裡。都說少君侯乃是一等一的豪強,宗親家臣又與郡縣官吏私交甚厚。為郡中官吏往來樓桑,提供諸多便利。如今進爵割地,正當報效。凡周遭語焉不詳的無主之地,儘皆劃歸少君侯封地。百裡之地,但凡夾在涿縣、方城之間的土地,皆劃歸少君侯。

酈亭溝水‘曆大利亭南,入巨馬水’。如此一來,整個酈亭溝,也成了劉備封邑內的一條溝渠。待封邑劃分完畢,劉備這便命人清理河床,修整渠岸,疏通酈亭溝水。

酈村亦將如樓桑邑這般,全部推到重建。

酈村無需橫跨官道。而是向東臨水,跨酈亭溝而建。擴建後的酈村,亦可納民數千戶。西林邑中淮泗百姓,皆遷往定居,遂為‘酈城邑’。又稱‘酈城’。

蘇伯先建涵閘,再通渠道。掘儘淤塞後,開閘放水。巨馬水奔流而下,一日一夜,斷流經年的酈亭溝重又水滿。仿照清溪,架橋吊,起塔吊,龍骨翻車滋田,天車引水洗浴。邑中街巷縱橫,下設管網,上鋪磚石。起垣牆重樓,闕門望樓……一切皆是樓桑製式。

先時不過是十裡亭侯,位卑言輕。今轄地百裡,再招良工,幽州郡縣,皆有響應。就連臨近州郡,亦有舉家遷往臨鄉者。

無它。少君侯給出的俸祿實在是太豐厚。一旦落籍,便能分得高樓宅院,良田五十畝!

樓桑大建鍛造出的能工巧匠,不要太多。治舍蓋屋、伐薪作炭、種禾織墊、造船架橋、通渠鋪路,皆有熟練工。

工匠亦分三等:‘侯府良匠’,‘樓桑能工’,還有廣大的‘熟練工’。

酈城主要是稻作農人居住。故而沒有樓桑邑中如此規模的酒壚、客舍、夜市、橋市、各家商肆。也就無需建造三足鬲蓄水公用。隻需每戶建造水塔翻車便可。此時,水塔以經過二次改造。

水塔中空,建於井欄之上。辟有角門出入,樓梯上下。內設垂直龍骨翻車,引水上塔樓。

此時的水車按原理,可分以‘鏈傳動’的翻車和‘輪轉動’的筒車兩大類。斜向引水改成直升引水,不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