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學富百車(2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32 字 8個月前

劉寵笑答:“此不過是些皮毛。待你住上數日,方知其中巧妙。”

蔡邕笑執一禮:“那就攪擾了。”

劉寵這便執其手,與劉備等人同向邑中走去。蔡邕卻微微停頓,讓出一步。

正如蔡邕所說,禮不可廢。劉備乃是臨鄉之君,豈能喧賓奪主。邑中百姓隻識少君侯和眾家臣,及三位大儒。對一頭短發的蔡邕知之甚少。便是有人講起,周圍人也隻是點頭附和,並無其他。

倒是蔡邕一路走來,越發驚訝。驚訝於一花一草,亭台樓閣。驚訝於一舉一動,邑民衣著氣色。更驚訝於胡人自由穿行期間,竟與周遭同氣相求,全無不妥!

被眾人引入一處院落。猛抬頭,被一座圓形高樓,攔住視線。一條直通圓樓的林蔭大道兩旁,擠滿了芊芊學子。短暫的寂靜,忽聽掌聲雷動。傳聞,此乃少君侯親創之鼓掌禮。雖與禮法不合,卻極具感染力。掌聲如鼓聲。戰鼓轟鳴,正當鼓舞。

“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說完,蔡邕肅容作揖。左右致意,沿林蔭道一路走入學壇。

三位大儒聞言大喜,齊向劉備看來。

此句出自《韓非子·功名》。意思是說,君主的憂患在於無人響應。所謂孤掌難鳴。

結合此情此景。劉備頓時心中大定。看來,蔡伯喈一時半會不會走了。

直到進入學壇。林蔭路上掌聲,仍經久不息。

乘天梯,一層層看過學堂,又俯看樓心論壇。再聽少君侯賜學田四千畝,共寒門學子耕以自養。這便衝劉備長揖一禮:“‘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得少君侯如此,真乃我大漢之幸。”

劉備回禮:“蔡公謬讚。備年少寡德。一路走來,‘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幸小有所成,亦不敢有絲毫怠慢。”

此話皆是肺腑之言。從家徒四壁,典當度日。到轄地百裡,邑民十數萬,殊為不易。

聽其言,觀其色。蔡邕見劉備虛懷若穀,越發欣慰。數月來淤積在胸腔內的憤懣憂思,竟有所緩解。令蔡邕始料未及。

接風洗塵。乃是常禮。

劉備本想在府中宴請。大儒劉寵卻說,不如去酒壚。

劉備這便命人去準備。

學壇隻論師承淵源,不論爵位年齡。劉備乃是盧植門徒,恩師又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蔡邕師從太傅胡廣。故而平輩論交。四位大儒居於主座。劉備執弟子禮。居下首。

劉備謹守本分,並未多言。諸如蔡邕此類大儒,皆是屢辟不就的主。便是郡中官吏,亦在恩師麵前沒少吃閉門羹。若他想出仕,自會開口。若不開口,劉備自當絕口不提。

並非怕失顏麵。而是大儒脾氣古怪。一言不合,振衣而走。正如五原太守王智,本是好意,卻惹來清流無數罵名。有時候,多做是錯,不如多聽少做。

“少君侯?”劉備聞聲抬頭,見劉寵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

劉備直身作揖:“劉公何事?”

劉寵笑道:“老夫本欲與伯喈抵足而眠,促膝長談。奈何精舍卻盛不下萬卷藏書。不知,少君侯可有主意?”

見劉寵笑藏深意,劉備幡然醒悟。暗忖片刻,這便說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與其讓萬卷書束之高閣,暗室蒙塵。不若擺放堂中,令學子借閱研讀。”

“如此甚好。”蔡邕亦點頭。

劉備這便說道:“學壇地基深厚,不妨再加建一層。用於盛放書卷,可叫,大藏書閣。”

“如此甚好!”劉寵眼中儘是笑意。

劉備又豈能不知。

把萬卷書放在學壇,等於奉出全部身家的蔡邕,還能哪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