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人計窮,二人智廣。
李儒和戲誌才,雙劍合璧。此去龜茲,定馬到功成。隻需留一人守營,再帶一人突進。無論攻守,劉備皆可立不敗之地。
料想,西域諸國,能比肩二人者,何止鳳毛麟角,根本就是絕無僅有。
恰逢喜得千金,便多飲了幾杯。酒過三巡,劉備這便起身罷筵。送走一眾家臣,劉備遂沐浴更衣,入內室。養兵三日,用兵一時。
七位小姐姐,為夫來也!
躍馬揚鞭,直殺得大江東去浪淘儘,一潰千裡不成軍。
其中內情,實不足為外人道哉。
翌日初晨,神清氣爽。見七位小姐姐猶自酣睡,這便悄悄起身,由安氏姐妹服侍洗漱更衣。
剛放下粥碗,戲誌才便早早來報。請入大帳一敘,劉備這才得知,白卓已隨車隊抵達。
這便命人喚來。
“白卓拜見主公。”比起少時,兩人初見時的國仇家恨,苦大仇深,眼下的白卓神態平和,頗多淡然。
“許久不見,可一切安好?”劉備笑令其起身。
“回稟主公。卓一切皆好。衣食無憂,吃穿不愁。”白卓這便落座:“在臨鄉日久,已是臨鄉人。若非聽聞主公欲行西域,險忘了家國大事。”
“我與主簿、掾史商定,欲往龜茲一行。故國諸情,可否細細說來?”劉備笑問。
“何須主公來問。卓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略作停頓。那段埋在心頭,不願輕易提及的舊事,遂被白卓娓娓道來。
龜茲之亂,乃為王位之爭。
起因便在白霸。
白霸,原為漢朝侍子,故而親漢。正因如此,建初九年(84年)班超廢龜茲王尤利多,立白霸為王。白霸亦不負眾望,多次出兵助班超攻降焉耆、尉犁、危須,使漢庭再統西域。班定遠歸國後,西域諸國紛紛叛漢,西域都護段禧、任尚、梁懂、趙博等遭圍攻,率兵九千人退守龜茲,龜茲國中亦有暗中忠於廢王尤利多的貴族,欲再反漢。
眼看國家動蕩,且獨自尚年幼。彌留之際,白霸便將王位傳給其弟白英。
白英繼白霸為王,一舉掃平動亂。後班超之子西域長史班勇,勸白英歸附,英猶豫未決,勇開以恩信,白英即率姑墨、溫宿自縛詣勇降。延光四年(125年),白英率軍隨班勇攻車師前部,大敗匈奴伊蠡王。次年,又攻車師後部,大敗匈奴呼衍王。為複通西域,立下汗馬功勞。
正因如此,班長史才說:“欲得西域,必先得龜茲。”
龜茲為西域綠洲大國,曾與烏孫聯姻,東西千餘裡,南北六百餘裡,有戶六千九百七十(6970),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81317),兵二萬一千七十六(21076),設大都尉丞、輔國侯、安國侯、擊胡侯、卻胡都尉、擊車師都尉、左右將、左右都尉、左右騎君、左右力輔君各一人。
不過一八萬人的小城邦,卻有兩萬餘的守軍。正如先前所說,西域傭兵,是一個成熟的團體。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大國。龜茲的富庶,為雇傭兵的存在提供了足夠的財力支撐。甚至有許多戍邊漢軍,退伍後自發成為傭兵,為西域各國所傭。
因是兄傳弟。於是在龜茲的王位世襲上,便有了不同的方式。
白英永建二年(127年)薨,因其子亦年幼,便傳位給兄白霸之子白烈。白烈遂為白氏第三代龜茲王。若按兄弟間的傳位規則,白烈死後,理應將王位傳給白英一脈。
曆史上見於記錄的白氏龜茲王,似也符合傳位原則。白霸、白英,白純、白震。從命名上亦能看出相互呼應。霸、震,英、純。
白卓,顯然是白英一脈。
乃白英長孫。可惜其父白華盛年早逝。於是,本應繼承下任龜茲大統的白英一脈,出現了傳位空差。是隔代傳給孫輩的白卓,還是說再傳給白烈之子,白猛。
龜茲朝堂,爭論不休。再加上背後有人煽風點火。讓原本平靜的龜茲王國,驟起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