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喬裝出兵(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578 字 8個月前

若由肩水金關前往龜茲,約有四千三百裡路。若再經河西走廊繞行,則有五千餘裡。兵車日行兩百裡,加上出關之後,商道不如關內平整,這段漫長的征程,最快也要曆時一月。

時正值盛夏。酷暑難耐。鮮卑良馬皆剪鬃剃毛,防止暑熱生病。又需多備毛毯,以禦大漠夜晚酷寒。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便是後世對西域的真實寫照。

劉備一行入河西走廊,便與麴義所領車隊相遇。千餘輛兵車,浩浩蕩蕩,前往敦煌。安息商人安玄乃絲路豪商,人儘皆知,頗有美名。先前豪擲巨資,從長安茂陵富商處,販來大量絲綢,欲經絲路北道運往大宛。早已不是秘密。大宛產良駒。用絲綢換來,再運回敦煌。獲利豈止十倍。

隻是此去路遠,要途經數國。乞伏部鮮卑亂入西域,四處劫掠。再加上盤踞在商道的馬賊,亦越發猖狂。此行必危機重重。

若能平安抵達,自獲利豐厚。若路遇劫匪,則血本無歸。邊市商人,佩服者多,鄙視者亦多。俗語說得好,富貴險中求。見安玄廣募護衛,有雇千乘車隊,準備西行,滯留在關內的西域胡商,皆拭目以待。

出行當日,邊市盛況空前。見安玄兵強馬壯,還有不少滯留關內的小型商隊,欲一路隨行。安玄來者不拒,卻隻有一個要求。一路上令行禁止,皆以安玄商隊馬首是瞻。此乃理所應當,隨行胡商自當滿口答應。

於是,浩浩蕩蕩的西行商隊,排隊通關。出玉門關後,前往鄯善。鄯善,前漢時稱為樓蘭。南北兩條絲綢之路,便在此處分叉。

因是去大宛,走北線理所應當。出關後商隊排成一列長隊,依次行進。速度並不快,日行不過百餘裡,甚至幾十裡。按照眼前的速度,便是隻到龜茲,亦需足足兩個月。此事急不來。既假裝成商隊,便要真的像商隊。一路風馳電掣,直取龜茲,必被附近牧民懷疑。焉能知曉,沿途牧民中沒有西域諸國,甚至是鮮卑人的眼線?

在鄯善蒲昌海綠洲(羅布泊)補足草料飲水,商隊再次啟程,入北線,取道龜茲,前往大宛。

商隊走後不久。敦煌便有風傳。言,輔漢將軍,西域長史,臨鄉侯劉備已率軍民數萬出金關,趕往高昌,收複西域長史府,及戊己校尉城。欲屯田自給,經營西域。關內胡商,彈冠相慶。劉備麒麟之名,宇內誰人不知,何人不曉。鮮卑之所以如喪家之犬,倉皇逃竄。便拜此人所賜。

數月前又在居延塞下,一騎當千。陣斬禿發鮮卑新老兩代首領。收降數千鮮卑勇士,威震西涼。厲兵秣馬數月,今率大軍出關。收複西域,指日可待。

話說。沒有大漢都護的西域,實在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大國欲吞小國。小國惶惶不可終日。再有鮮卑亂入。局麵如火上澆油。一發而不可收拾。商道不通,損失的豈止是滯留在關內的胡商。沿途靠絲路而生的小國、城邦。物價奇高,民怨沸騰。

此還是小事,咬咬牙關便能挺過。問題是沒有往來商隊貨通東西,販運當地特產,及進獻大額關稅。捉襟見肘的財政,漸已無力支付傭金。所雇傭兵早心生不滿。遲恐生變。

聽說,沿途許多小國,已開始動用國庫的儲備黃金,用於支付傭兵費用。連壓箱底的錢都掏出來了,足見確實缺錢。

怎麼說呢,這便是城邦的弊端。

過於倚重依賴商業,自身造血不足。無論國民,還是土地,皆很有限。無法養活足夠的本國軍隊。隻能靠雇傭。當然,傭兵也有相當可觀的戰力。問題是,對這些拿錢當兵的職業軍人來說。忠誠和戰力,往往與所支付的金錢成正比。

有錢,怎麼都好使。沒錢,怎麼都不好使。

柳中到高昌一線,烽遂堠堡雖多被乞伏鮮卑縱火焚毀。城池皆大多完好。隻需稍加修繕,便可入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