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薊國四師(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838 字 8個月前

“中山國何人主政?”劉備問道。

“中山相姓張名純,乃漁陽豪強。”右國相耿雍脫口而出:“兩千石官位,乃是數年前入西邸,用兩千萬足錢買來。”

“張純?”劉備似有些印象。卻一時也想不起來究竟是何人。應是個一筆帶過的小角色。

劉備卻也不敢大意。令二位國相嚴密監控。正值多事之秋,太平亂軍,即將席卷大江南北。若有人趁機舉事,火中取栗。亦符合常理。

太平到七月便已事發,為何要到十月才能舉事。好比軍馬未動,糧草先行。聯絡、後勤、統籌管理,皆需要時日。且又是提前舉事,太平道散布八州,倉促間又如何能一呼百應。

三個月舉事,足間邪教密謀許久,組織強悍。

與薊國不同。中山國乃國相主政。中山王無權乾涉。隻享有食俸。劉雉年少繼位,也樂得清閒。整日逗留西林賽馬場,與新任河間王劉陔、安平王劉續為伍。

後又有甘陵王劉忠、常山王劉暠、趙王子劉赦加入。號稱六國聯盟。

六國中五國,皆是今漢世襲藩國。唯有甘陵國乃是新封。

甘陵國本為清河國。高帝始置,桓帝建和二年改為甘陵國。

六國皆距薊國不遠。同屬冀州。事實上,除去巨鹿郡、魏郡、以及被除國的渤海郡,冀州皆是藩國。

諸侯王遍地的冀州,竟是太平道的老巢。可想而知,國政糜爛到何種地步。

這些皆與劉備無關。畢竟不是自己的封國。想管亦鞭長莫及。

見過已經兩歲的嫡長子劉封,劉備這才想起還有一事懸而未決。便是為嫡長子請少師。

少師,輔導太子之官。春秋時楚國始置。今漢並為沿襲。隻因今漢諸侯王權受限。且光武立朝時崇尚節儉。後宮嬪妃都減去數等,可想而知諸侯國儀製,會被刪減去多少。

陛下既放權給劉備。國內之事,劉備便可自決。

薊國少師,自然是四位學壇祭酒。

擇吉日,劉備在薊王宮舉行大典。已經能蹣跚學步的薊王子劉封,跪地行禮,拜四位大儒為師。

文武列隊,百官出席。如此大的場麵,隻有兩歲的薊王子,竟能全然不懼,隨國令士異,一字一句用清澈的童音,向幾位少師答禮。

滿朝文武,驚奇之餘,亦更加歡喜。薊國後繼有人。

位列在黃忠和黃蓋之後的關羽、張飛二人,更是眉開眼笑,喜不自禁。

張飛言道,大哥文武雙全。侄兒豈能學文不學武。以後定要把俺這一身本領,通通傳去才好。

關羽笑著搖頭:大嫂號稱劍絕,又豈會藏私。

張飛這便醒悟:二哥言之有理。

薊國少師,秩二千石。

四人輪換,往來宮中,為薊王子傳道授業解惑。平日無需上朝。若上朝,當位列文官之首。

足見薊國尊師重道。

蔡邕初來樓桑時曾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此句出自《荀子·大略》。

蔡伯喈一語成讖( yi yu g )。如今薊國日新月異,欣欣向榮。

不正是興盛之兆。

四位大儒既官拜少師,學壇祭酒一職更要卸任。十餘載風雨兼程,傳道授業,勞苦而功高。樓桑學壇人才濟濟,臥虎藏龍。大江南北,許多俊才,不遠千裡,慕名而來。拜在四位名師大儒門下。

與都水長,苦無繼任人選完全迥異。學壇祭酒,兩位國相已有心儀人選。

趁此良機。劉備亦將樓桑學壇,擢升為薊國太學壇。學壇祭酒擢升為博士祭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