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知之?”甄逸起身回禮。
相者劉良一愣。旋即笑答:“公子,何不拭目以待?”
“如此,多謝告知。”甄逸乃是讀書人。子不語怪力亂神。關於看相這種事,多半置之一笑罷了。
目送劉良離開,甄逸這便安心照看妻兒家小不提。
病舍,既是舍,自然功能齊備。母子二人可安心養病。劉備又命人安排精舍,供家人暫居,衣食暫且無憂。然上蔡令卻已無法按時赴任。亂象顯露,以後當如何生活,乃是擺在甄逸麵前的一道難題。家中子女眾多,眼看夫人年內便要誕下第八子,嗷嗷待哺。不出仕為官,在這亂世之中又該如何過活。
正所謂未雨綢繆,甄逸需早做打斷。
甄夫人亦知書達理。見夫君眉頭緊鎖,知他心憂前程,這便柔聲寬慰道:“夫君飽讀聖賢書,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且薊王又與我母子有救之恩。夫君何不登黃金台,一展長才?”
甄逸喜上眉梢:“夫人一語驚醒夢中人。待你與豫兒病愈,為夫這便赴黃金台一試。”
話說。相者劉良亦隨冀州民眾,北上避亂。偶感風寒,便入樓桑國醫館治病。所住病舍,正好在隔壁。今病已痊愈,正欲出院,剛走到門前,卻偶聽甄逸夫妻對話,這便口出箴言。
辭彆二人,劉良並未遠走,而是直奔黃金台。
黃金台上四方館,館長乃朱建平。此人精通相術,於街巷之間為人相麵,效果非常靈驗。書載,曹丕做五官將時,請他看相,朱建平說:“將軍壽命八十,四十會有小難,願您多多保重”。又對曹彪說:“您將統領藩邦,五十七歲時有刀兵之災。要妥善預防。”結果曹丕四十去世,曹彪五十七歲時,犯了與王淩合謀罪,被賜死。
類似預言,無不應驗。因為很多,不勝枚舉。卻隻有司空王昶、征北將軍程喜、中領軍王肅與實際情況有差彆。
正因他的妙算,大多準確無誤。時人將他與平原郡相士管公明並稱為“朱”、“管”。
按照劉備的認知,預知命運這種事,實在很不科學。難不成朱建平和管公明,也和自己一樣,有一縷殘魂穿越而來?然而,想想也不可能。書上所載的時下人物,不過寥寥數百人。五千萬百姓中,朱建平和管公明又能記住多少人的生死。豈能人人都靈驗。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當繡衣吏將朱建平的日常,事無巨細,皆告知劉備後。劉備這才幡然醒悟。
大數據理論。
相者,有一個遍布大漢十三州的人員網絡。比如劉良,便是遊走在冀州的相者。平日走街串巷,一邊與人看相,一邊搜集記錄風聞。因為精通相術,對人物的麵相記憶、描述皆深刻。於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鼻如懸膽,口大容拳,耳白於麵,龍鳳之眼,虎豹之音,伏犀貫頂,骨有九起,頭角崢嶸,兩眉雙飛入鬢,兩顴斜插天蒼……諸如此類,皆能過目不忘。
又諸如“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等,有天生異相,亦或是聲名遠揚的人物的麵容,皆被相者默記在心,結合相術與風聞等,評定人物優劣等級,然後著錄於筆端。再上報‘大相者’。如此積少成多,天下人物儘入腦中。
朱建平,便是所謂的“大相者”。大相者通過相者記錄的寥寥數語,便可將一個人的容貌在腦海中複原。此乃相者不傳之秘。劉備稱呼為“人腦相機”。
以顏良、文醜,田豐,三人為例。一見麵,三人相貌,朱建平已與腦海中儲存的麵相,相呼應。也就知此人大概出身,記錄三人相貌的相者,又給出如何評價。諸如田豐這樣的名士,相者給出的綜合評語為“天姿朅傑,權略多奇”,評定等級為“國士無雙”。
姓名、出身,這些皆不重要。在“大相者”朱建平的腦海中,乃是按照品級,記錄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