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見龐德似有些心不在焉,兄長龐碩遂出聲相喚。
“兄長,遙見幕府車駕,眾人恐追之不及,你我因何遠避。”龐德亦問出心聲。
龐碩答道:“我等初入師門,尚未出師,又如何能出仕。揠苗助長,無利反害。”
龐德雖醒悟,仍忍不住歎道:“眾師兄此去,當揚名隴右。”
龐碩亦點頭:“大師兄弓馬嫻熟,為人忠義,此去當一展所學。還有(成公)英師兄,他日必將揚名天下。”
“大兄說的是。”龐德斜倚枝杈,仰望頭頂老樹新枝,一時神遊天外。
演武場。
老都尉依次介紹:“楊秋、梁興、張橫、成宜、田樂、伍習、陽逵、成公英。乃老朽門下八弟子。當可為王上所驅。”
目光依次掃過,鄭泰言道:“首尾相赴,皆是高才。”
首尾相赴,出自《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常山蛇,傳說乃是一種可首尾相顧之蛇。
然老都尉,卻聽出深意。鄭泰特指首尾二人:隊首楊秋,隊尾成公英。
“上使慧眼識英,老朽欽佩。”能為薊王引為近臣,鄭泰當有過人之處。
鄭泰回禮道:“何不上馬操練一番。”
“也好。”老都尉一聲令下,場中弟子各自上馬。往來馳騁,箭無虛發。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鄭泰乃是豪傑,身邊又多豪俠。皆隨他投身薊王門下。見幾人弓馬嫻熟,武藝精湛。身後一眾豪俠亦頻頻點頭。
鄭泰言道:“名師果出高徒。八人儘數征募,初食百石。不知老都尉可否割愛。”
“為國效力,當仁不讓。”老都尉抱拳道:“勞煩上使代為美言,好讓徒兒們皆能博個好出身。”
“鄭泰定不負所托。”
老都尉又道:“族中另有三子。雖年少,卻頗為機敏。不知上使可否一並帶回。耳提麵命,任憑驅策。他日,或可為薊王一用。”仿薊國太學壇,薊王在大震關設“隴右官學”。老都尉言下之意,乃是想讓薑氏族子,入隴右官學。
鄭泰笑道:“敢不從命。”
老都尉大喜,遂引族中三子相見:“宜兒、敘兒、冏兒,此去大震關,當潛心學藝。斷不可有一日之疏。他日學有所成,當光宗耀祖,報效王上。”
“遵命。”見三子雖年幼,卻自有一股輕靈之氣。鄭泰頗多欣喜。所謂三歲看老。三子必是薑氏門內翹楚。有名師傳授,自當知行倍增。可堪大用。
隴右官學乃薊王所創。位於隴山大震關下,廣平裡內。分二校:東校習文,西校學武。
廣平,廣袤而平坦也。《釋名·釋地》:“廣平曰原。”
廣平裡,外接懸樓列肆,麵積最廣。乃編戶齊民居所。半數關城居民,皆聚居於此。也是最熱鬨繁華之地。絲路流金,往來商隊,川流不息。今又有隴山大木,源源不斷,運往西海。各地商賈旅人彙聚,南腔北調,漢話胡語。鏗鏘有力,字字分明間,還不時夾串語速甚急的卷舌音。早已不稀奇。
此,也是薊王將隴右官學,設在百家煙火之地的原因之一。
不食人間煙火,如何能嘗世間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