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心中歎了口氣。卻神色如常:“正如太後所言。臣隻求心意相通,比翼齊飛。至於聚少離多,年齡參差,皆不足為慮。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好一個‘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聞此言,董太後不由心花怒放:“既如此,朕便做主,為王上定下這門婚事。如何嫁娶,皆待來日。”
“臣,當先稟母親。”
“此事無需王上掛念,朕當親書太妃。”董太後咬定青山不放鬆。
“臣,領命。”劉備還能如何。董承之女,莫不是董貴人?十年之後,物是人非。董太後或已不再。時局究竟如何,便是劉備亦無法預料。
今天若不答應,董太後必生間隙。於國於家皆不利。
畢竟,她是陛下生母。今日既開尊口,必然得陛下應允。劉備身為人臣,隻需不違倫常禮法,亦不便拒絕。
且董太後已言明:“如何嫁娶,皆待來日”。言下之意,若公孫王妃健在,便為偏妃。若公孫王妃不在,可續弦王妃。
話說。汝等皆以為,孤還是史上那個“數遺妻子”的劉先主嗎。
定要讓公孫長姐,長命百歲。與孤相伴終老。凡想入主王妃之位者,皆死在前頭。
劉備也憋著一口氣啊。
時人重諾。豪傑更是重諾輕死。劉備乃當世豪傑。既已答應,必無反悔。再說,有其母必有其子。劉備先父與範氏女指腹為婚。長女不幸夭折,範氏待小女長成,再嫁之。便是如今薊國王太妃。
母親寡居,含辛茹苦,變賣家當,哺育劉備成人。為絕人口食,義結金蘭。二位義母,視如己出。劉備至孝,侍義母如生母。
待長成,又學母親,與江湖草莽,桃園結義。母子一脈相承,傳為佳話。
前情往事,足見一斑。
待董承之女長成,無論彼時事成與不成。薊王皆會如約而娶。且即便身逢大難,一門被害。薊王亦會仗義援手,保董氏貴女平安。
結親如結盟。
大義身先。
看似籠絡結好薊王,隻為眼前。實則,乃為董氏鋪一條後路也。董太後雖隻顧私利,卻也能為長遠計。
更何況,一旦功成。扶保貴子登基為帝。那時,薊王自會披肝瀝膽,護佑董氏一門周全。
朕,即死,亦足瞑目矣。
心念至此,董太後竟不覺淚流。時人皆知朕“使帝賣官求貸自納,金錢盈滿堂實。”從朝堂三公直至地方官吏,皆明碼標價,西園售賣。時人又豈能知,大漢皇室,除去南北二宮,近池苑囿,還剩多少家當。
天下十分,煌煌天家又占多少。
為人女,為人婦,為人母。又為何不能給子孫後代,置辦些家業。讓子子孫孫,不必布衣疏食,忍饑受凍。可憐天下父母心。試問,朕又錯在哪裡。
目視劉備起身告退。赳赳丈夫,氣宇軒昂。豐神如玉,胸羅錦繡。好一個天家麒麟。
董太後越看越喜,不由得打起腹稿:“薊王太妃台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