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合肥侯夫人,究竟何人,已不可知。
然自劉備麒麟降世,冊封為王。陛下提前數年,耗儘陽壽,崩於沙丘台上。曆史的車輪已悄然偏轉。奔向了未知的時空。
合肥侯年初及冠。董太後便遣宗室說媒,與汝南袁氏結親。
時,袁隗任司徒。及二月,先帝便借“正月大疫”、“二月南宮火災”,將位居三公的袁隗罷免。先前曾擲錢五百萬買官的崔烈,重為司徒。
其中,先帝是否嫌忌汝南袁氏與合肥侯結親,而刻意為之。除去董太後母子,外人皆不得而知。
然,因禍得福。今合肥侯登基為帝。汝南袁氏,必然顯貴。且袁隗少曆顯官,妻馬倫,乃名儒馬融之女。試想,若袁隗小女,入宮為後又誕下嫡子。卻不能為帝,袁氏豈能甘心。
正因如此,何後才心生忌憚。
論出身,論名望。論方方麵麵,何氏皆差袁氏遠矣。
“辯兒之事,可有消息。”心念至此,何後忽問。
“臨晉侯遣人回話,言,喪不論婚。”何進答曰。
“楊彪乃永樂宮官。又逢老司空辭世。假言拒絕,亦無可指摘。”何後一聲冷哼:“然若論家世,能與汝南袁氏相媲美者,唯弘農楊氏。人雲:‘自(楊)震至(楊)賜,三世太尉,德業相繼,與袁氏俱為東京名族。’楊彪今已是中二千石官。不出數年,當位列三公。或‘四世太尉’亦未可知。辯兒這門親事,大將軍定要放在心上。”
“臣,敢不從命。”大將軍辯解道:“守喪以三年為期。三年後,辯兒亦不足十五。那時,臨晉侯當再難推脫。”
“臨晉侯,亦不可久為永樂宮官。大將軍當尋機進言,舉為九卿。遠避永樂宮,方才便於行事。”何後又道。
“臣,遵命。”大將軍再拜。
“陛下欲將甘陵國相劉虞升任宗正,劉焉遷為太常。還有一眾漢室宗親,或入朝為郎,或外派為刺史、郡守。”何後雖避入西邸,然對朝中大事,卻悉數知曉:“任人唯親之心,比先帝不逞多讓。”
“正是薊王力排眾議,改‘父死子繼’為‘兄終弟及’,將陛下扶上大位。有此美譽在前,新帝自當重用漢室宗親。”何進亦不意外。與前漢相比,今漢自桓靈以來,最大的威脅,始終是外戚。
“大將軍,亦需結好劉焉等人,切莫讓宗室心向永樂。”
“臣,遵命。”大將軍三拜。
大事言畢。何後這才看向一直靜默的二兄何苗。
“荊州刺史王叡,上疏劾奏南陽太守秦頡,貪墨軍糧,中飽私囊。陛下震怒,欲遣人往南陽一行。二兄可願往。”何後笑問。
“南陽乃陪都,繁華鼎盛不輸洛陽。臣,願往。”何苗大喜下拜。
“此去若奏劾屬實,南陽太守一職,非二兄莫屬。”何後諄諄善誘。
“皇後……何意?”何苗仍未領悟。
何後這便言道:“南陽郡,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黃巾亂後,或仍有百萬之眾。二兄以此為基,引為助力。所得錢貨,足可供辯兒登基所需。”
何苗這便醒悟,驚問道:“皇後欲遷我為外官乎!”
“二兄須知,此一時,彼一時也。”何後道出心聲:“今帝不比先帝。與我家並無半分乾係,又何來半分情意。二兄外放離京,乃外出避禍也。”
大將軍何進亦勸道:“京中一切有我,二弟隻管放心。此去,當以大局為重。”
何後亦勸:“南陽本就是我家世代所居,此去自有親朋故交相幫。須知,若非事急從權,南陽太守,如何能輪到南陽人氏。”
“臣……領命便是。”一想著調離浮華若夢的洛陽京畿,何苗滿心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