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建立學壇時,治下不過臨鄉一縣之地。隻因西席有大儒,北地學子慕名而來。雖說學以致用。卻少有人想過出仕劉備。待學成,便各奔東西。
畢竟,彼時臨鄉隻有十城,彈丸之地。如何能容納天下用英才。不曾想,悠悠十載,匆匆一彆。薊國已有二十七縣。三百餘城,八百萬民!
不。再加白波數十萬眾,年內或將破九百萬。須知。黃巾亂後,大漢亦隻剩三千萬眾。
地廣民多。諸事繁雜。
各級官吏,凡三百石以上,何其多也。又須知,食俸三百石,堪比一城之長。
薊國太學壇,數千學子。竟入不敷出。
荀悅,荀衍,荀諶,荀表,荀棐,荀祈,叔侄六人,一同出仕,仍不足用。堪稱天下奇聞。
叔侄六人,分授文安澤中,新築六城之長。負責安置數十萬黑山眾。不出月餘,政通人和,氣象一新。陳群不禁歎曰:“荀公達、休若、友若、仲豫,公載,公輔,伯旗,當今並無對。”
陳群雖年少,卻位居薊南尹,號“五尹之南”。既出陳群之口,自當言之鑿鑿,確有其事。
文安十有一城。陳群兼理縣治政務。除去“荀氏六長”,還有四城無長令。再加薊西尹管寧,重築、新築五城,一並相加,仍有九城之長,懸印以待。
經過數次甄彆,精挑細選。二位國相,終圈定城長之選。
會臨大朝,呈報薊王當麵。
首當其衝。
田疇,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人,好讀書,善擊劍。數年前孤身前來,如願入選太學壇。不善博論,課業卻常列前茅。上庠令鄭玄曾親口讚曰:“文雅優備,忠武守義,量時度理,進退合宜。(田)疇雖年少,多稱其奇。”
韓珩,字子佩,代郡人,少喪父母,奉養兄姊,以孝悌聞名。
魏攸,字子安,右北平人,雅量有度,待人以寬。頗有長者之風。
劉慈,字子惠,中山人,性剛直,素懷大義,嫉惡如仇。
周昕,字泰明,會稽人,少時遊曆京城,拜太傅陳蕃為師,博覽群書,明於風角,善推災異。陳蕃與大將軍竇武共同謀劃翦除宦官,事敗而死。周昕身受黨錮,數年前得赦。三公征辟皆不就。卻被陳逸一封書信,舉來薊國。
周昂,字仲明,會稽人,周昕二弟,允文允武,隨兄一同北上薊國。
周喁,字仁明,會稽人,周昕、周昂之幼弟。兄弟三人同入學壇,號“周氏三明”。上庠令鄭玄稱三人,皆有“一州之才”。言指,兄弟三人,皆可為一州刺史。
李孚,字子憲,钜鹿人,本姓馮,後改李。上庠令賜其評語曰:“精斷無衰,術略不損。”
田豫,字國讓,薊國雍陽人,入學太學壇不滿二載。年方十五,便被上庠令推舉出仕。言:“假以時日,必為國之重器。”
餘下幾人,薊王一知半解。然田疇、田豫二人。劉備焉能不知。先主曾執手淚流:“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田疇為葛城長、田豫為渾埿長。安置歸降白波眾。餘下七人,各為城長,主安民圩田事宜。
九人中,有五人表字取“子”。一同出仕,故被合稱為:“五子三明一國讓”。
一時聲名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