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4 東孝西直(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816 字 8個月前

.,

減等襲爵,好處毋庸置疑。

民爵自四等不更,至十五等上造,子為“公卒”。公卒今已與齊民無異。即便為十九等關內侯,如此減襲,三代後亦儘歸平民。故俗語謂“富不過三代”,便是此因。唯有列候可世襲。然卻受推恩令等,諸多律法所限。封國不斷縮小,三代以後,儘是彈丸小國,再無先前大國氣候。

洛陽朝堂,之所以按兵不動。隻因有恃無恐。薊王忠義雙全,東征西討,文成武就。如若不反,封國不出三代,支離破碎。不見強藩之貌。如若謀反,則“天下共擊之”,身死國除,旦夕之間。洛陽朝野,各色人等,思前想後,皆無不妥。自當,竊據高位,坐看風雲變幻;泰然處之,縱覽天下時局。

作壁八關都邑,豈不快哉。

《朝聞日報》創刊後,兼具書報公示售賣及郵亭功能於一身的新式郵驛,新鮮出爐。因置白琉璃“閱報欄”,將《朝聞日報》公之於眾,故郵驛又被國人俗稱“報亭”。

薊國千裡國土,二十七縣,三百餘城,眾多官署。薊王有令,各城長令,人手一份。如此層層分潤,五千份日報,每城不足十份。十裡一亭,如何夠分。唯有取人流密集處,如市樓、坊樓,張貼布告欄內,公之於眾。另有郭下之都亭,及內城之鐘樓,增設閱報欄。僅此足已。

所謂“朝聞夜印”。前日晚間印畢,連夜輸往各城。統一於日出初刻初分(淩晨5:00),公示報欄。

早起讀報,遂成風尚。便是農人目不識丁,亦有亭吏高聲誦讀。各茶館皆開日報品評。入茶館早餐,即可“邊食邊聞天下事”,而“津津有味”。

鐘樓與報亭的結合,為薊人帶來的改變,可謂翻天覆地。精確計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隨時隨地,知曉天下事。更令薊人知行合一,見識遠超時人。解讀時政,覓得商機。便有百思不解,亦可去函門下報館。必得名儒高士,指點迷津。

一問一答,似輕鬆寫意。然卻令舉國學子,茅塞頓開。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然師之大,還需以身正道。

五千份日報,如何能夠。日日有人前往報亭,手抄日報,足見一斑。門下記佐,遍訪民間疾苦。“凡路遇不平,必書於報”。眾目睽睽,千夫所指。如何能不洗心革麵,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門下記佐,一時為百姓所慕。比起刺奸,多督豪強官吏。記佐多采民風,訪裡巷。家長裡短,寸陰尺璧。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官方民間,雙措並舉。寬法嚴律,懲惡揚善。功莫大焉。

日報,分前、後、左、右,計四大版麵。文、武、學、雜,各占其一。隻需言之有物,依法合規。則百無禁忌,暢所欲言。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禹疏九河,而注諸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薊國氣象,上下一新。

門下署,名揚天下。

門下所辟,皆薊王私臣。堂前陪侍,隨行左右。大小朝會,皆列側席。自門下祭酒司馬徽,門下督鄭泰,門下繡衣吏,乃至遠在荊南的門下東曹掾郭嘉,皆與有榮焉。

門下西曹緣,主領門下奏事,及門下官吏署用。薊王授予徐福,徐元直。門下祭酒司馬徽,遂改“福”為“庶”,稱徐庶。恐他少年得誌,目中無人。暗中勸曰:少得高位,焉知禍福。又諄諄善誘:要以造福天下黎庶為己任。

徐庶與司馬徽亦師亦友。少有俠義之風,頗與薊王同契。與小師弟周瑜,四位義弟,亦皆相處融洽。

餘下皆放一旁。薊王首當其衝,先將徐庶家中老母及九族鄰裡,統統接來薊國安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