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崤城,中堡,瑤光殿。
二位太皇並坐簾後,少帝端坐在前。文武百官依次就坐。薊王家臣列席。
南北二宮,血氣衝天。因其廣大,許多屍骸尚不及收斂。尤其犄角旮旯,無人問津,更無力顧及。更加宮中黃門、羽林大幅減員,亦苦無人手。若要肅清,尚需時日。
且二宮太皇,曆經危難。尤其董太皇,若非小將張繡及時趕到。或已被何府死士所害。
如今,又豈肯輕易離開函園。二崤城,九堡連橫,固若金湯。瑤光殿乃薊王離宮。便利舒適遠非南北二宮可比。二位太皇“甚愛之”。
問過右丞賈詡等人,自無異議。於是安居不提。
所謂“客隨主便”。二宮太皇並少帝專開朝會,處理“七月半之變”,後續事宜。右丞賈詡等,幕府重臣,自當列席,代主公劉備儘地主之誼。
大將軍兵敗身死,朝中黨羽被悉數剪除。先免職下獄,再交由三司會審。
朝堂頓時,空置一半。
武臣以驃騎將軍董重、車騎將軍何苗為首。文臣則以太傅楊彪及三公九卿為首。三公九卿中,凡大將軍何進所舉之人,悉數罷黜。唯少府張儉,得以幸免。
盧植、王允護駕有功。盧植升任司空,王允補為太仆。崔烈重為司徒,張溫為太尉。黃門令左豐先入函園辟禍,亦得幸免。替投河而死的玉堂署長張讓,陪侍少帝左右。
少帝環視朝臣,這便言道:“七月半之變。眾卿可有定論。”
董驃騎環顧左右。見自己位列百官之前,左右再無掣肘。竟一時膽怯,思緒混亂,口不能言。
少帝略顯失望。又看車騎將軍何苗。
見何苗表情哀慟,失魂落魄。少帝一聲暗歎,遂看向文臣。
太傅楊彪,起身奏道:“回稟陛下,大將軍何進興兵入宮,擅起刀兵。黃門搬空武庫,據守相抗。乃至兵禍蔓延,死傷慘重。”
楊彪之言,不偏不倚。不追究因果,隻陳述事實。
少帝又問:“生靈塗炭,誰之過也?”
楊彪言道:“所謂孤掌難鳴。臣以為,皆有過失。”
少帝輕輕頷首:“三司可有定論。”
今漢三法司為:廷尉、禦史中丞及司隸校尉。奈何廷尉袁隗、司隸校尉袁紹,皆牽連在內。固為避嫌,皆未參與審理。問過二宮太皇,少帝遂命司空盧植,司徒崔烈,及禦史中丞韓馥,同審理此案。
茲事體大,牽連太廣。實在過棘手。禦史中丞韓馥,唯有趕鴨子上架,勉為其難,起身奏報:“回稟陛下,雙方供稱,大將軍何進興兵入宮,名為誅殺內官,實為鏟除異己。黃門負隅頑抗,自顧不暇,乃至陛下及公卿,被張讓劫掠出宮。今大將軍何進並中常侍張讓,皆已受首。死無對證也。”
各打五十大板,如此不痛不癢。董太皇焉能心甘:“又是何人攻打、焚燒永樂、雲台,二處太皇居所。”
“皆說是何府死士,奉命行事。先前皆不知。”
董太皇冷笑:“可又是死無對證。”
韓馥汗顏:“太皇明見。”
累日來,宗親貴胄,往來不斷。二宮太皇,尤其董太皇,不厭其煩。心平氣和想來,雖是驃騎將軍董重手刃大將軍何進。然董氏亦脫不了乾係。更加何苗劾奏何進詔書,雖經尚書令曹節入宮秘呈,乃出張讓之手。如今真偽莫辨,亦死無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