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下不知。”
“呈上堂來。”
“喏。”
歲末將至。百蠻貢職,眾郡奉計。四方使節,陸續進京。
開年第一大事,便數正月旦會。自少帝繼位,薊王抵京。各方勢力,偃旗息鼓,不敢相爭。選賢任能,高薪養廉。朝野內外,氣象一新。三公九卿與幕府二丞,共理國事。百裡洛陽,皆大有裨益。至於八關之外,稍有遲緩。亦情有可原。
正臘前,臘賜分批發放。世人皆傳,薊國富甲天下,大漢一藩。待領食薊王臘賜,薊國之富足,百官終是感同身受。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不等來年開朝,便有議郎、侍禦史,聯名上疏,請開漠北都護府。少帝從諫如流。專開朝議。
“當以何職,都護漠北。”少帝居高下問。
便有司徒崔烈,滿麵紅光,穩穩起身:“回稟陛下,當仿效西域,擇將軍都護。”
“先帝封薊王為輔漢將軍都護西域。”少帝言道:“依崔公之言,當擇與‘輔漢將軍’品秩相同之將軍,都護漠北。”
“陛下明見。”崔烈就位。
少帝又道:“然,我朝常設將軍,大營皆有屬地。如度遼將軍、虎牙將軍等,戍守一方,身兼要務。不可輕離。”
“尚有前後左右,四將軍可用。”簾後董太皇,小聲提醒。
少帝輕輕頷首:“前後左右,四將軍何在?”
太尉張溫起身奏曰:“前將軍戍長安,右將軍戍南陽。左將軍今在泰山。後將軍守壺關。四方皆有賊亂未平。”
少帝又道:“朝中還有何人可用。”
搶在董驃騎前。車騎將軍何苗,朗聲言道:“稟陛下。可設四征。四方之後有四征,亦是我朝舊製。”
“四征將軍。”少帝不置可否:“西域乃輔漢將軍都護,漠北當與之比同,若設四征,似有不妥。”
搶在竇太皇之前。董太皇循循善誘:“無妨。先時,薊王本是輔漢將軍。後稱輔漢‘大’將軍。自大將軍何進,兵敗身死。又‘同’大將軍。大將軍內秉國政,外鉞專征,其權遠出三公之右。不宜再偏戍一隅。西域,宜當改由征西將軍都護。”
少帝心中一動,又急忙遮掩:“西域乃大漢藩屏,尤其權重。(薊王)如何能...假他人之手。”
“此亦無妨。”簾後竇太皇終於出聲:“幕府五校中,前軍校尉關羽,乃薊王義弟。當可為征西將軍。”
少帝如何還不醒悟:“太皇之意,四征將軍,當出幕府五校。”
“陛下明見。”二宮太皇,異口同聲。
略作思量,少帝已窺破一切:“薊王攘外,朕安內。”
“如陛下所言。”竇太皇字字珠璣:“唯有如此,方能保國祚綿延,社稷長存。”
“朕,實無言(顏)。”個中滋味,唯少帝自知。
董太皇輕啟朱唇,竟也無話可說。
少帝年少氣盛,心有不甘。然,平心而論,薊王若不外顧,必然內視。若覬覦大漢帝位,以今時今日之薊王人望,隻需一杯鴆酒,三尺白綾,便可滅儘三宮。而後萬眾期盼,登基為帝。
朝堂一時,落針可聞。
忽聽少帝,展顏一笑:“四征將軍,當由薊王,慎加甄選。”
“陛下明見。”群臣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