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中、右三丞,分掌幕府內外事宜。仿效薊國左右二相,左、右府丞,分掌四大都護府內政外交。中丞,獨掌輔漢大將軍幕府,內外事宜。左右二丞,設左、右仆射,計四仆射,分掌各具體事宜。左、右將兵長史,為幕僚之長,乃是中丞屬官。換言之,中丞屬官,不稱仆射,而稱長史。必要時,將兵長史,可入四大都護府,代行兵事。
軍司空、軍正等,皆屬營官。自當隨輔漢大將軍,水漲船高。
眾竊以為。賈詡當為幕府中丞。右丞為荀攸,左丞為李儒。右長史為戲賢,左長史為蓋勳。傅燮、毛玠,仍為從事中郎。然俸祿卻不可同日而語。
再交由賈詡等人,詳加勘定。劉備遂上表朝堂,請立四輔將軍。統馭四大都護府。
朝堂上下心領神會。薊王欲將四方都護府,劃歸輔漢幕府治下。誠如眾人所料,薊王不爭大位,隻為開疆辟土,永為漢藩。話說,普天之下,能保國祚綿延,守社稷不傾。唯我薊王。
“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便是此意啊。
又謂大忠似奸。薊王公然上表,磊落之心,日月可鑒。
平心而論,若無薊王撐住場麵。大漢皇朝,恐早已崩盤。
再說,徼外之地,化外野民。本就與洛陽朝堂無乾。薊王欲憑一己之力,大而化之。擴大版圖,充實人口,何樂而不為。
俯瞰群臣,無有異議。少帝這便了然於胸。
倒是身後竇太皇,一語中的:“便是先帝,亦未曾強取薊王分毫之利。”言下之意,錢貨兩訖,童叟無欺。不是你的,彆瞎惦記。
少帝豁然開朗:“朕,受教。”
這便下詔,命輔漢大將軍,統禦四方都護府。於是乎,輔漢大將軍職權,亦漸清晰。今,代行大將軍之職。統禦天下兵馬。若有一日,朝廷另設大將軍。那時,大將軍統帥大漢十三州兵馬,總攝十三州朝政。輔漢大將軍則掌四方都護府,軍政大權。為大漢藩屏。大將軍主內討。輔漢大將軍主外征。合稱:外征內討。
擇吉日,劉備王駕入兵堡。擢升關羽、張飛、徐晃、周泰、典韋,為將軍,授四輔將軍印。蔣欽、韓猛、崔霸、素利、成律歸,為偏將軍。授四輔偏將軍印。
軍堡內外,歡聲雷動。
居高遠傳。十裡函園,乃至洛陽四郭,皆可聽聞。
四輔將軍,皆可下設五校。換言之,輔漢大將軍,幕府雄兵,直擴數倍。滿編,十五萬眾。
“天下強勇,百姓所畏者”:“並涼之人”、“匈奴屠各”、“湟中義從”、“八種西羌”、“六氏高車”、“十夷蠻越”......各部勇士,皆摩拳擦掌。
不急。
此時擴軍,必為天下所忌。待覓得良機,再募精兵不遲。
何為良機?
賈詡等人,遂含笑遠眺,旅堡國賓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