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彙聚一堂,另立‘大學’以授之。”
“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學校)以化於邑。”鄭玄言道:“大學與太學,當如何區分。”
“太學壇,傳顯學。大學,授雜學。”劉備言道。
“韓非子曰: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稍後,又有陰陽、儒、墨、名、法、道,‘六家’之說。前漢劉歆再增‘縱橫’、‘雜’、‘農’、‘’,為‘十家’。班固曰:‘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後去‘家’,時人將餘下九家,稱為‘九流’。敢問主公,顯學、雜學,當如何區分。”上庠令鄭玄,博古通今,果然大才。
“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薊王出口成章:“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有其道理。今《薊國百科全書》編撰有序。當集百家之大成。或稱‘大儒學’。除此之外,諸子百家,皆入雜學。”
“主公之意,乃將‘大儒學’置於百家之上。”鄭玄心領神會。
“然也。故太學壇傳授大儒學,兼顧百家之精髓,稱‘本科’。大學則分門彆類,專授雜學,稱‘專科’。”
“原來如此。”群臣紛紛醒悟。本專之分,已道明一切。大儒學,本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對諸子百家進行提煉優化,融入儒學門下。然若要專修各學派,便可入薊大學。
太學、大學,一點之差。高下立判。
“如此,當無需有顯學與雜學之分。”上庠令鄭玄言道:“便以本、專稱之。”
“甚好。”劉備輕輕頷首。
“敢問主公,大學立於何處?”左國令黃承彥,起身奏問。
“當是交通便利,人流密集之地。”劉備居高下問:“諸君可有高見。”
薊都尹婁圭當仁不讓:“當在國都之內。”開玩笑。一棟奇觀建築的加成,婁子伯焉能不知。
薊都尹既開尊口,餘下三守四尹,皆不好與其相爭。
“如此,便在南廣陽,擇址興建薊大學。”薊王靈光一現。
南廣陽城與南廣陽港,隔巨馬水相望。城池在北,港口居南。薊國黃金水道,路經年不凍,船隊往來如織,販運薊國名產。南廣陽城、港,富庶可比樓桑。兩座堅城各納民眾,二萬戶,及一萬戶。南廣陽一地,有民近三十萬眾。乃督亢秋成之重鎮。港中有五千船戶落戶,亦是航運重鎮。隻可惜被籠統歸為“督亢地”,名聲不顯。督亢者,乃薊國心腹之地也。
“喏。”婁圭大喜下拜。得薊大學入駐。南廣陽必將聞名天下。
便在送嫁船隊出發前。將作館上呈微縮模型,幾經修改完善,薊大學隨之擇址興建。
因在南廣陽,故稱“南學”。周時,有東、南、西、北四學,並太學稱“五學”。
因次於太學。故大學主官,稱“下庠令”。銀印青綬,秩二千石。《禮記·王製》:“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鄭玄注曰:“下庠,小學也。”薊國小學、中學,乃是各城學、校。下庠,遂改大學之意。
首任“下庠令”花落誰家,尚無定論。洛陽嫁車已至。
薊王身披華服,立於靈輝殿殿前。恭迎二宮太皇並安貴人、馮美人,車駕入宮。
恰逢雲開日現。
一縷暖陽,揮灑殿前。薊王人中麒麟。豐神俊逸,溢彩流光。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