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自金甌港,逆入蘭滄水。薊王乘雛鴉號,巡視蘭滄苑。
如前所說。薊國營城,循水而進。擇址築堤,再造港城。移民泛舟而來,先臨水船居,待宅邸造畢,再舉家遷入。乾欄樓基,比照周遭紅樹林潮痕,居高可避水患。
此地,亦有化外野民聚居。都尉府占人屬吏,已先行安撫。類似部落,多出同種。素忌外人。冒然招惹,恐激蠻亂。故先遠離。待港津築畢,機關楯牆三麵立起。將作寺工舡,源源不斷運來良工、物料、機關器。月起千樓。可容千戶的“津邑”,足月築畢。
三麵楯牆,一麵臨水。攻守兼備。而後築路通渠,圩田造地。待閭裡縱橫,分割街衢。機關楯牆,依次外擴。城池規模,不斷擴大。津邑遂成津城,再擴為港城。引碧水環繞,支渠四通。圩田大興。
十萬新野流民,於蘭滄苑中,分置十津邑。邑均千戶。人手足備。林邑滅國置縣。國中兵器武裝,多被水衡都尉府繼承。百億國庫,悉歸薊王所有。原王國將校兵卒,大半散去。餘下精銳,亦被水衡都尉招募。駐軍三十六小苑,守備津關,巡視水陸交通。
津邑亦自帶部曲。如樓桑望樓弓手。漢人尚武。楯牆為屏,日常守備足矣。
於枝津汊口,築魚梁堤,下建閘門絕水。四麵合圍,截流斷水,再遭烈陽暴曬。不出半月,泥沼遂成鐵板一塊。滅絕毒蟲,散儘瘴氣。再興稻作馴田,不出數載,地利儘顯,皆為三熟美田。
“魚梁堤”,又稱“漁梁壩”。堪稱圩田利器。斷水如截脈。無往而不利。嶺南多蟲蛇毒瘴。且四季溫熱,漫長雨季,苦無寒冬。水瘟、蟲瘕等,疾病多發。曬田乃是必備。泥沼先暴曬,再耕犁。滅絕毒蟲瘴氣。
尤其曬田之初。霧氣升騰,氣泡湧動。泥沼仿如沸湯。斑斕長蟲,密集扭曲。聲勢駭人。可想而知,若人畜冒然下泥沼,輕則受創,重則殞命。乃至屍骨無存。
連曬數日,毒蟲皆成乾屍。蚊蠅始滋生。此時仍不急耕犁。取薪柴乾草鋪地,點火焚田。待薪儘火滅,再下地機耕不遲。此時,土壤板結,積滿草木灰。亦便於人畜旋耕機等,行走耕犁。
饒是如此。人畜皆穿革靴護腿,謹防毒蟲蜇咬。而後支渠四通,立內中外,三重水門。水門皆置鋼絲篩網,防毒蟲再入。
薊王抵達時,曬田、焚田,皆畢。然聽津邑長,備說詳情。薊王仍能感同身受。話說,諸夏先人,刀耕火耨,自有道理。除去肥沃田地,焚儘毒蟲亦是重要原因。
薊王又聞,有些泥地,甚至曬田後,無需另取薪柴乾草,便可直接點燃。類比石炭,良匠稱之為“泥炭”。為澤草曆代堆積而成,故又稱“草炭”。乃天然肥料。
凡有草炭之地,皆為豐腴沃土,無疑。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諸多圩田詳情,不親臨,不可知也。
沿蘭滄水,河汊枝津,立十津邑。分置十萬新野流民。戶戶美田一頃,嶺南重樓宅院一棟。一歲三登,衣食無憂。
遙見燈火通明,遠聞四溢飯香。便有原住部民,口舌生津,泛舟來尋。
占人屬吏,殷勤相待。一來二往,戒心漸消。願為客庸,自然極好。不願客庸,將所見所聞,傳回部落,亦是大功一件。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倭人因米團而馴服。占人亦不例外。
來搶怎麼辦?
嗬嗬……
稻子生吞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