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 汝奈孤何(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020 字 8個月前

所謂“先見之明”,又謂“遠矚高瞻”。用後世話說,便是戰略眼光。此乃明主所必備。

於常人而言,為人處世,多是“走一步,算一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即便“山窮水複疑無路”,仍可期盼“柳暗花明又一村”。終歸“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然卻常常“事與願違”,往往是“迷之自信”。“一失足成千古恨”。

個人,渾渾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過一己之私,無關痛癢。然若舉國,皆昏庸行事,置千萬國民於不顧。乃至飛來橫禍,萬民饑流,家破人亡。則罪莫大焉。庸主之害,便在於此。

一言蔽之,“鼠目寸光”。

缺少戰略預設,美其名曰:“兵來將擋,水來土堰”。然事實早已證明,料敵先機,方是勝戰之道。

謀主的意義,便在於此。

薊王情長謀遠。除去自身明以照奸,亦是“得道者多助”。群策群力,集思廣益。

《薊法》之下。《二十等爵》、《圩田製》,深入人心。待《薊國大百科全書》,編纂畢。增開《科舉製》,如家國同構,與《察舉製》,並行於世。薊王當無心憂。

或有人言。何不將察舉,悉數取締。隻行科舉。

原因其實很簡單。正因,類後世非此即彼,零和思維,絕非漢儒中正平和之道。另外,與後世皇朝,唯才是舉不同。薊王用人,需德才兼備。察舉製下,舉孝廉、光祿四行、賢良方正,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皆是先彰其德,再試其才。

或又有人,嗤之以鼻。“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彆居”。又做何解。

試問,科舉舞弊,縱斬立決。千百年來,可曾斷絕。

此非政策之弊,而是人性之短。古往今來,無可避免。

後世如何,後人評說。時下,薊王便如此行事。汝奈孤何?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一言蔽之,呂布入陳,乃是一步臭棋。必身受其害。

北宮,瑞閣。

薊王皺眉道:“魯相設謀,縱陳王寵、呂布之輩,無從窺破。然陳公台,足智多謀,焉能中計。此必有詐。”

“陳宮其人,忠奸莫辨。何欲何求,未可知也。”士貴妃言道。

安貴妃忽道:“高士自有鴻鵠誌,夫君切莫等閒視之。”

“貴妃言之有理。”薊王輕輕頷首。

“王太師遣使來問,明季獻費,可否穀鈔各半。”馬貴妃柔聲呈報:“且欲多求海外秈稻,用以釀酒。”

“可。”薊王輕輕頷首。甄都朝堂,自釀美酒,耗費糧穀無數。與其高價販購,不若自取。

“不出半月,河海冰封。國中四百城港,多有船舶滯留,皆欲販運新穀。如之奈何。”馬貴妃再報。

“積陳食新,人之常情。”薊王言道:“命各城港,增開公船泊位。供四海船商販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